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葡萄根瘤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葡萄根瘤蚜grape phylloxera

葡萄根、叶刺吸害虫,中国对外检疫对象。学名Viteus vitifo-lii (Fitch)。同翅目,根瘤蚜科。原产北美洲,现北美各国、欧洲许多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津巴布韦、南非、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日本、朝鲜、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均有分布。中国仅山东烟台有分布。为害葡萄属植物,因为害部位的不同,分叶瘿型和根瘤型。在少数葡萄品种上两种类型都有,而多数栽培葡萄品种只有根瘤型。葡萄叶被害因受刺激而长出虫瘿,在虫瘿内取食和繁殖,因而叶片被破坏。根被寄生后则局部肿胀成瘤,皮层逐渐绽裂,终至局部溃烂,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在原产地寄生于野生葡萄上,因野生葡萄有抗虫性,为害不明显,而在栽培品种上则为害严重。
根瘤型成虫无翅,体卵圆形,污黄或鲜黄色,无腹管,体长1.2~1.5毫米,宽0.75毫米。体背各节有灰黑色瘤,头部4个,各胸节6个,各腹节4个。眼红色,由3个小眼组成。触角3节,第三节最长,其端部有一圆形或椭圆形感觉圈,末端有刺毛3根。卵淡黄至黄色,有光泽,长椭圆形,长0.3毫米,宽0.15毫米。若虫共分4龄。叶瘿型成虫体背无黑色瘤,体表有细微凹凸皱纹,背部隆起近圆形,触角末端有刺毛5根。有翅产性蚜成虫体长0.9毫米,宽0.45毫米,长椭圆形,体前宽后窄,翅平叠于体背。触角第三节有感觉圈两个,一在基部,近圆形; 另一在端部,长圆形。前翅前缘有长形翅痣,缺第一径脉,径分脉形成翅痣的内缘,有中脉、肘脉和臀脉3根斜脉; 后翅仅有径分脉(图1)。有性雌成虫体长0.38毫米,宽0.16毫米,无口器、无翅,体黄褐色。有性雄成虫外生殖器乳头状突出于腹末端。有性蚜所产大卵孵出雌蚜,小卵孵出雄蚜。



图 1 葡萄根瘤蚜有翅产性蚜(雌)


只有在美洲野生葡萄、美洲系葡萄品种或用美洲系葡萄作砧木的欧洲系葡萄品种上才有完整的发育循环; 在欧洲系品种上生活周期不完整,只有根瘤型,而无叶瘿型(图2)。根瘤型每年发生5~8代,叶瘿型7~8代,主要以根瘤型成虫在较深根际越冬,间或以有性蚜交配产卵越冬。平时,主要以孤雌生殖产无性卵,仅在秋末才行两性生殖。若虫和有性蚜借风力、雨水和水流等传播,有翅成虫在产卵飞翔时借风力传播,苗木、插条、砧木、尤其是带根的成苗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此虫适于山地粘壤土,沙土地对其生长不利。沙土地育苗是防治方法之一,抗虫育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药剂防治可用六氯丁二烯处理土壤,有效期3年以上,此药还能刺激根、叶生长,对土壤养分及有益生物群落无不良影响,在葡萄果中无残毒。


美洲系



欧洲系


图 2 葡萄根瘤蚜生活周期示意图

葡萄根瘤蚜grape phylloxera

Viteus vitifolii(Fitch),昆虫纲,同翅目,瘤蚜科。世界性广布种。仅为害葡萄属植物。为害美洲系葡萄品种时,既为害根部又为害叶部。欧洲系葡萄品种主要是根部受害。1956年中国将该虫定为危险性检疫对象。根瘤型成虫无翅,体长1.2~1.5 mm,卵圆形,污黄略带绿淡黄;触角3节,第三节端部有一感觉孔;体背有黑色瘤,头部4个,胸节各6个,腹节各4个。叶瘿型成虫体背无黑瘤。有翅产性蚜体长0.9 mm,长椭圆形,前翅前缘有长形翅痣。若虫4龄,第二龄后体卵圆形。根瘤型每年发生5~8代,以初龄若虫少量卵在根部越冬。根瘤型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从疫区调运有虫苗木、枝条。砧木也是传播的途径之一。疫区改良土壤或沙地栽培;培育抗虫品种可控制危害。

葡萄根瘤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