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由萎缩性鼻炎蔓延所致。主要为腺体退变和粘膜萎缩变薄,重者咽后壁附着有臭味痂皮。主要症状以咽部干燥感最为突出,讲话不能持久。有干痂形成时,咽异物感明显。严重者,可有吞咽不利现象。应重视病因治疗及预防。
萎缩性咽炎
萎缩性咽炎为咽部粘膜发干、萎缩的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病因有:
❶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刺激,某些金属、有机溶剂和高分子物质,例如铬、镉、砷、硅、二硫化碳、石英、沥青和己内酰胺等都可引起咽部粘膜损害,尤以铬对上呼吸道粘膜的损害较大。
❷鼻腔和鼻窦的慢性疾病,萎缩性鼻炎是常见病因之一;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等长期鼻阻塞用口呼吸,或因鼻腔分泌物自后鼻孔向下引流,刺激咽部粘膜,也可为本病的诱因。
❸咽部手术和特殊治疗,如增殖体切除术、咽部淋巴滤泡电灼术和咽部放射治疗等,均可诱发本病; 放射剂量达3000rad时多可出现咽部干燥现象,达到5000 rad以上时几乎都有干燥,甚至萎缩,并常为永久性改变。
❹全身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炎等慢性疾病可并有本病。维生素A、D、B2缺乏、大便秘结可引起咽部粘膜上皮退变发干。缺铁性吞咽困难综合征(Plummer-Vinson syn-drome)可有咽部和食管粘膜病变、吞咽困难等现象。
主要病理改变为粘膜上皮变薄,上皮细胞退化变性,腺体和杯状细胞退化萎缩,分泌减少,变稠,小动脉及腺体周围有慢性炎细胞浸润。严重者咽腱膜及肌肉亦可受累。
早期症状表现为咽粘膜仅显菲薄干燥。较重者粘膜干燥显著,表面发光,咽部运动时粘膜出现皱纹,咽后壁隐约可见颈椎椎体轮廓。病变更重者,粘膜表面常附有片状深灰色或棕褐色干痂。少数病例喉部亦可见类似病变。患者自觉症状与其他类型慢性咽炎相似,但以干燥感最为突出,讲话不能持久。有干痂形成时,咽异物感明显,常作吭、喀,希排除干痂。严重者可有吞咽不利现象,进食时常须饮汤水方可送下。若喉部亦有病变,则有声嘶、咳嗽等症状。患咽部麻风者,咽粘膜可发生干燥、萎缩、结痂,诊断时应注意鉴别(见“耳鼻咽喉部麻风”)。
本病应重视病因治疗及预防。积极消除环境中的有害粉尘、气雾,治疗鼻及鼻窦疾病。行咽部手术、电灼等治疗时,应注意避免过多损伤组织。局部可用1~2%碘甘油或链霉素甘油、薄荷石蜡油及求偶素等涂布或喷雾。有干痂者可用0.5%高锰酸钾或生理盐水行咽部灌洗。胎盘组织液注射有一定疗效。内服维生素A、D、C有利于维护粘膜上皮的正常功能。内服碘化钾可使粘液腺分泌增多,减轻咽部干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