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菜篮子工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菜篮子工程càilánzi gōngchéng 推动副食品生产、供应等方面建设的措施。 菜篮子工程càilán·zigōng chéng指副食品生产、供应的落实措施。 菜篮子工程càilánzi gōngchéng指发展副食品生产、保障城市供应的一项计划。1988年由农业部提出,要求在5年内缓解主要副食品的供需矛盾。例如:“上海第十二制药厂为本市‘菜篮子工程’作出的最新贡献——‘瘦肉增长素’,目前通过了京沪等地畜牧业、遗传学、放射医学专家的鉴定。”(《文汇报》1988.10.31)“‘菜篮子’工程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深圳特区‘菜篮子’工程的成就如何?只要到市场上转一转,就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论。品种多样、数量充足。”(《深圳特区报》1991.1.17) 菜篮子工程càilánziɡōnɡchénɡ指副食品生产、供应的规划和落实措施。 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càilán·zi gōngchéng借指创建城镇居民蔬菜和副食品生产、供应的一项计划。由农业部1988年提出。 ☚ 菜篮子 菜品 ☛ 菜篮子工程Shopping Basket Program中国实施的旨在解决城镇居民蔬菜及其他副食品消费问题的系统工程。1988年,中国为缓解副食品供应短缺的矛盾,农业部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的副食品供应。2002年以前,该项工程建设的重点是解决蔬菜及各类副食品市场供应短缺问题,2002年以后,建设重点转变为在保障蔬菜及各类副食品长期稳定供给基础上,提高质量安全及卫生水平。 菜篮子工程 菜篮子工程为保障我国城乡副食品供给水平逐步提高而作的计划与安排。农业部在1988年7月提出并组织实施。基本内容是: 通过发展生产、调整副食品供给结构,引导消费,逐步实现肉食品消费多样化,增加节粮、高蛋白的禽、兔、蛋、奶、鱼的供给比重; 在保证大路菜供应的基础上增加细菜供给。为此,要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加强饲料工业、捕捞和养殖以及保鲜、贮运、初加工和分级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打破行政界限,产区和销区共同规划、投资、受益,建立副食品生产经济协作区和生产基地,在城郊建立蛋鸡、肉鸡和牛奶规模生产基地,使这些产品做到基本自给; 建设南方亚热带冬季蔬菜、晋鲁豫夏秋菜生产基地,北方发展大棚菜30万亩; 建设104个生猪生产基地和中原肉牛带; 建设沿海大中城市和13片淡水鱼重点产区为海、淡水养殖基地和东北、河北、苏北等10片奶牛基地等等。推广应用科学技术,使之组装、配套,形成各种完整的综合配套技术,实行集约化生产,是提高副食品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保证。经过筛选,在这期间将推广应用配合饲料、青贮和秸秆氨化等10项成熟的科学技术。 ☚ 动物饲养业 养禽业 ☛ 菜篮子工程cai lan zi gong chengvegetable basket project-a project for establishing production bases and increasing non-staple food supply 菜篮子工程shopping basket program—a program for increasing non-staple food production and supply;“vegetable basket”projec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