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法
是取边缘厚而光滑,底部略宽大呈半圆形的玻璃或陶瓷罐,通过燃烧加温使罐内空气减少,利用罐内外压力差别吸附在一定部位,造成局部表面血管扩张,皮肤上可看到暗红色斑点,减轻组织深部充血瘀血,达到促使炎症吸收及减轻疼痛的作用,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治疗方法。操作步骤:病人选舒适卧位。把一块纸点燃投入罐内,待将全部燃烧时,迅速将罐扣在选定部位。或用镊子将点燃95%酒精棉伸入罐内一摇晃,在火罐距选定部位约10厘米处,迅速扣在皮肤上。关键是动作要快,并注意不要把罐的边缘烧热,汤伤病人。面积大肌肉厚的部位选用大罐,面积小肌肉薄的部位选用小罐,拔罐10~15分钟起罐,一手先将罐顶向一侧倾斜,另一手按压罐边缘的皮肤,使空气从隙缝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一般隔日拔罐一次。拔罐的部位可在炎症的区域,如支气管炎在背部脊柱两旁,感冒头痛在太阳、印堂穴、腹痛在肚脐上下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拔罐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