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旗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八旗制度

清代满族社会的重要制度。

渊源于女真人长期流行的牛录制。牛录意为“大披箭”。女真人行军出猎时,各出箭一支,十箭立一大箭主,称“牛录额真”。临时负责统带指挥,是氏族制度下的自发武装组织。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时,就在此基础上创立八旗制度。初创时以三百丁为一牛录,分属黄、白、蓝、红四旗。

万历四十三年(1615),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正、镶合为八旗。皇太极时,又仿此编成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总称八旗。

八旗实行三级管理,即三百丁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即一旗,各设额真为长官。

天聪八年(1634)改甲喇、牛录长官为章京。顺治时,定八旗三级长官汉称为都统、参领、佐领。八旗中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

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为下五旗。八旗制度是清入关前满族社会包括军、政、财、刑各方面职能的根本制度,对满族的形成、发展及后金政权的巩固、扩大都起过重要作用。

入关后成为清政权统治各族人民的工具,内部也日益腐化。清亡后,完全瓦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