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费雪方程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费雪方程式Fisher Equation

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是一种探讨总收入的名义价值如何决定的理论。由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费雪方程式为:MV=PT。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根据该方程式,P 的值取决于M、V、T三个变量。费雪认为,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外生变量;V由制度因素决定,制度因素变化缓慢,可视为常数;T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P 的值主要取决于M的变化。

费雪方程式

又称“费雪交易方程式”。关于流通中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方程式。该方程式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雪(Fisher,Irving,1867—1947)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表达式为:MV=PT式中M代表货币总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水平,T表示社会总交易量(或整个经济的实际总产出、实际总收入)。PT表示名义总收入。费雪认为,在方程式中,货币流通速度V与社会总交易量T是两个相对稳定的量。这是因为:(1) 货币流通速度V受支付制度与支出习惯的支配,而支付制度与支出习惯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而且货币流通速度V与货币数量M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量,后者的变动不可能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2) 社会总交易量T受社会资源的数量、利用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商品化程度的影响,它们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是基本稳定的;而且社会总交易量与货币数量也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量。在此基础上,费雪指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相当稳定,所以名义总收入(PT)只决定于货币数量(M)的变动。由此,费雪方程式转化为探讨名义总收入如何取决于货币数量的“货币数量论”。同时,货币数量论提供了一种对物价水平变动的解释:在货币流通速度(V)与商品交易量(T)不变的条件下,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例变动。

费雪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Fischer Equation

参见“货币交易方程式”。

☚ 货币交易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
000007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