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麟歌 获麟歌古歌名。传为孔子作。见《孔丛子·记问》。其词云:“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鲁哀公十四年,鲁人西狩获麟,孔子作《春秋》因此绝笔,认为这是“吾道穷”之征兆。《孔丛子》称这首歌即孔子为获麟而作,现代学者多认为不能确指。 ☚ 丘陵歌 琴歌 ☛ 获麟歌相传孔子观获麟所作的歌。歌词云:“唐虞州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见《孔丛子·记问》。 获麟歌汉代流传的琴曲。东汉蔡邕《琴操》著录。其题材来源于孔子的事迹。据《左传·哀公十四年》记载,“十四年(前481)春,西狩于大野(今山东巨野北),叔孙氏之车子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史记·孔子世家》载此说及孔子的感慨“吾道穷矣”。三国魏王肃伪托而作的《孔丛子·记问篇》综合二说,曰:“叔孙氏之车子鉏商樵于野而获麟焉,众莫之识,以为不详,弃之五文之衢,冉有告曰:‘麕身而肉角,岂天之妖乎?’夫子往观焉,泣曰:‘麟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吾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并载有此歌。据今人逯钦立考证,汉代所作《论语摘衰圣》亦载此歌,惟个别字有不同,故此歌出自汉人之手。汉代琴歌一创作倾向即多喜以孔子事迹为题材,如《将归操》、《猗兰操》、《龟山操》等,故知此曲是汉人采歌曲而编为琴曲演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