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草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草菇straw mushroom一种能在高温季节生产的食用菌,属光柄菇科(Pluteaceae)包脚菇属。学名 Volvariella volvacea(Bull. ex Fr.) Sing.,别名兰花菇、包脚菇、麻菇。草菇营养价值较高,100克鲜菇中含蛋白质2.63克,糖2.60克,脂肪2.24克,维生素C 206毫克。草菇的人工栽培始于中国广东、湖南等省。1981年世界产鲜草菇近6万吨,其中中国(含台湾省)产量达4万余吨,居世界首位。其他的出产国有泰国、印尼、菲律宾、印度等。草菇为同宗结合的食用菌。一个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生菌丝即具有结实能力。菌丝生长发育至生理成熟阶段,经过纽结,形成瘤状的子实体原基,最后发育成子实体。子实体分为 草 菇 菌盖、菌柄、菌托等几部分。菌盖灰色或黑灰色,中心较深,边缘较浅,并有褐色条纹,直径5~19厘米。菌柄白色,长6~18厘米,直径0.8~1.5厘米。菌托在菌蕾期包裹菌盖和菌柄,当被菌盖顶端突破后,残留于基部。上部灰黑色,下部色浅,甚至白色。菌盖初期白色,后成水红色或褐色。菌褶两侧生棒状的担子,担子顶端有两个或四个子梗,每一个子梗上着生孢子一粒,担孢子成堆时红褐色,椭圆形,4.18~7.6×6.08~9.1微米。广东、广西、福建多用稻草在室外栽培,其他各省常在室内地上或床架式栽培。先将稻草或棉子屑浸湿,然后做菌堆(菌砖),同时播种,按时通风换气,菌堆干燥时喷水保温。6~7天出菇,10~14天采收。每100公斤稻草培养料的鲜菇产量为10~20公斤,棉子屑培养料为20~30公斤。70年代以来,香港地区利用当地纺织厂的废棉,在室内用稻草-废棉菇床栽培草菇,产量比稻草菇床高。草菇straw mushroom,padi straw mushroomVolvariella volvacea(Bull. ex Fr.)Sing.,又称苞脚菇、兰花菇、麻菇。主要食用菌之一。光柄菇科,小包脚菇属。菌盖近钟形,灰黑色,中部色较深,具辐射的纤毛状线条。菌肉白色,松软,中部稍厚。菌褶白或粉红色,稍密,宽,离生,不等长。菌柄近圆柱形,白或稍带黄色,光滑,内实。基部菌托环状,厚,白至灰黑色。孢子印粉红色,孢子光滑,椭圆形,6~8.4μm×4~5.6μm。自然界秋季群生于草堆上。草菇栽培始于中国,盛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台湾等省区,上海、江苏、安徽、河北、北京、山东等省市也有栽培。肉脆嫩,味鲜美。 草菇 草菇button mushroo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