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茶园间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茶园间作intercropping in tea plantation

在同一茶园内, 以茶为主, 利用茶树行间或丛 (株) 间空隙种植一种或一种以上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中国旧式茶园, 多数实行间作。50年代以后新建的茶园, 茶树种植方式已由丛栽改为条栽。这种茶园, 除了这些间作物在茶园新建时已作了规划与定植, 如茶胶间作茶园、茶果间作茶园外, 其余条栽茶园, 只是在茶树幼年期或更新改造后的头二年, 仍有实行间作的。合理间作能促进茶树生长、起到增产提质的作用, 达到经济地利用土地与空间的效果。而间作物或它的部分根、叶入土腐烂后, 又能提高土壤有机质, 尤其是间种豆科作物, 还有固氮作用, 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茶园实行间作后, 夏天能对茶树起到遮荫作用;冬季能提高土温, 减轻或防止茶树冻害;雨季能拦截径流, 有利于蓄水保土; 平时能抑制杂草生长, 减少养分损失。另外, 还可获得一定的间作物收入。但不合理的间作, 会造成茶树与间作物之间争肥、争水、争光,影响茶树生长, 引起或加重病虫为害, 结果引起茶树衰败, 甚至死亡。因此, 茶园间作必须选择适宜的间作物。中国茶区,除茶果茶林等间作外,一般间作物以选择耐旱耐瘠、吸肥吸水能力不大、生长期短、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能适宜在酸性土壤生长的矮秆直立型的高产早熟作物为好。在夏秋季干旱且旱期又长的地区,间作物的种植密度不能太高。间作物要适时播种, 下足底肥, 加强管理。同时, 还需安排好间作的轮作, 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中国现有间作茶园的间作物种类与间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农作物有玉米、甘薯、麦子、豆类、绿肥等; 经济作物有橡胶、白术、烟叶等; 果树有柑桔、桃、李、杨梅等; 蔬菜有萝卜、白菜等;林木有乌桕、油桐等。但从改土、肥茶和增加收益的目的出发, 在生产上最常见的有三种。
茶树与农作物间作 茶园间作的农作物中, 以豆科绿肥和豆科油料作物为主。一亩豆科作物, 一般能固定5千克左右纯氮, 绿肥又含有较高的有机质, 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豆科作物还可以作为饲料, 坎边种植绿肥等间作物, 还有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茶园梯坎的作用。江、浙、闽、赣、湘、皖等省的广大茶区,冬季以紫云英、黄花苜蓿、苕子、蚕豆、豌豆为宜; 夏季以大叶猪屎豆、柽麻、绿豆、萝卜菜、乌豇豆、饭豆为宜; 坎边以铺地木兰、紫穗槐、木豆为宜。如果间作大豆, 要选择早熟的, 花生要选择立蔓的。对于有间种粮食作物习惯的一部分茶园, 玉米应选择矮秆的。对吸肥吸水能力大、高杆、蔓藤的粮食作物, 如大麦、小麦、甘薯等应尽量少种, 或者与豆科作物轮种。间作密度, 一般1.5米行距的新建条栽茶园, 第1~2年, 可间作花生、豆类等矮杆作物2行, 大叶猪屎豆、柽麻等高杆作物1行。第3年开始, 应根据实际情况, 退出间作或只种1行。丛栽茶园一般种植密度在每亩300丛以上, 树冠覆盖度又较大的茶园,不再间作。种植密度在每亩200丛左右的茶园,可以适当间作。种植密度在每亩100丛左右的,可根据以往的间种习惯间作。
茶果间作 种植方式采用得比较多的是将茶树排列在果树行间。以柑桔为例,有的与茶树相间种植,按照茶树与柑桔的种植距离,茶树种植在柑桔行正中,一般每隔一行柑桔, 种植茶树1~2行不等。也有先行修筑梯田, 在梯级外缘或梯壁基部种茶, 其对应的另一边种柑桔。此外, 还有与桃、李、杨梅、银杏等间作的, 种植方法更多。但茶园内间作果树, 一定要加强管理, 避免影响茶树生长。
茶胶间作 自60年代初以来, 茶胶间作作为热带多层人工生态的一个组合类型, 70年代初, 开始推广于生产。茶胶间作能充分发挥茶树与橡胶树间, 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 因而比起单一茶园来, 更能适应热带气候特点; 使土地利用率比起单一橡胶林提高40~50%,茶胶间作,结构一定要合理。采用比较多的是橡胶树系用单株宽行间作, 行距10~18米, 株距3~4米。茶树与橡胶树间距应在2米以上。此外, 也有以橡胶为主, 在橡胶园中间作茶树的。茶胶间作, 一般应统一规划, 同时定植。若橡胶定植几年后再植茶, 则茶树很难成园。

茶园间作intercropping in tea plantation

在茶园内利用茶树行间空地种植其他作物的耕作方式。丛栽茶园行丛距较宽,有利于进行间作。条栽茶园,只能在茶树幼年期或台刈头二年进行间作。有的地区在新建茶园时已作了间作物的规划,如茶胶(橡胶树)间作、茶果(果树)间作等。茶园间作应以改善茶园土壤条件和小气候,促进茶树生育,提高产量质量为原则。选用间作农作物时应以耐旱耐瘠、吸肥吸水力不大、生长期短、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豆科作物为佳。种植时要与茶树保持50cm距离,并须对间作物加强管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