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儿童文学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ng-lish专为儿童和青少年创作的英语文学作品出现于19世纪中叶。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正寻求适当的表达方式来反映一个新兴国家的发展、与自然和土著人的冲突、殖民化过程以及新国家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拿大儿童文学作家大多采用大英帝国盛行的文学体裁进行创作,但也首次产生了具有鲜明加拿大特色的文学体裁——动物故事。尽管动物故事曾在早期文学作品中出现,但正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应当归功于查尔斯·罗伯茨爵士和欧内斯特·西顿的作品。西顿颇受欢迎的作品《我熟识的野生动物》(1898)影响了罗伯茨1902年问世的《野生动物的族类》和1905年问世的《赤狐》。两位作家通过对动物的观察,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描写了各种动物中强者的生活。罗伯茨在《赤狐》中塑造了一个力大无比、聪明非凡的主人公狐狸。西顿的动物故事常出现死亡这一主题——由人类造成的动物悲剧性死亡。在后来的作家罗德里克·黑格布朗的《黑豹的故事》(1934)和弗雷德·博兹华斯的《最后的鹬鸟》(1955)里,也出现动物死亡的结局。儿童文学中的另一个常见的主人公是人们豢养的爱畜。早期儿童文学的成功作品之一玛格丽特·桑德斯的《美丽的乔》(1894)便是一只“杂种狗”的“自传”,法利·莫厄特的《身不由己的狗》(1957)以幽默的笔触描写一头叫马特的不安分的狗,希拉·邦福德的《难以置信的旅程》(1960)描写两只狗和一只猫横越安大略省北部长达400千米的艰苦跋涉。 维多利亚时期儿童文学的一个主要形式探险故事对19世纪乃至20世纪的加拿大文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弗雷德里克·马里奥特的《加拿大拓荒者》(1844)和G.A.亨蒂的《与沃尔夫一起在加拿大》(1886),以其对大英帝国、基督教精神的吃苦耐劳精神的推崇,风靡英国及其殖民地,并加深了众多加拿大青年对自己国家的认识。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代表文明的白人男、女青年主人公最终征服了凶猛的野兽和野蛮人蛰居的未开化荒野。19世纪流传甚广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是凯瑟琳·特雷尔的《加拿大的鲁滨逊·克鲁索们》(1852),小说模仿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将安大略省以北荒野的描述糅进三个少年主人公在荒野求生存的故事中,三位少年对神的扶助坚信不移,他们救出一个土著少女并教给她基督教的信条。20世纪初传统的探险故事在加拿大很受欢迎,如西顿的《两个小野人》(1906)、艾伦·沙利文的《爱斯基摩兄弟》(1921)以及《布莱克福特兄弟》(1937)。在黑格一布朗的《斯塔巴克山谷的冬天》(1943)、莫厄特的《荒野迷路》(1956)、詹姆斯·休斯敦的《冻结的火》(1977)等小说中也有探险故事的影子。故事里的男主人公通过与土著人接触、与自然条件恶劣的荒野的斗争而成熟强大起来。托尼·杰曼的《汤姆·彭尼》(1977)和比尔·弗里曼的《卡什湖的棚屋居民》(1975)将历史背景与危险、悬念等结合在一起,描写了少年主人公与自然界和邪恶势力的斗争。 加拿大儿童文学没有美国儿童文学中神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传统,加拿大作者们担心小读者不能透彻地了解重要的历史时期和事件,因而加拿大历史上的某些阶段,如1812年战争和西北起义,经常在小说中出现。J.W.查默斯的《红色骑兵》(1961)描写加拿大皇家骑警,玛丽·艾丽斯和约翰·唐尼的《应得的荣誉》(1971)叙述了保皇派出逃加拿大的史实,而克里斯蒂·哈里斯的《卡里布山经》(1957)则反映了卡里布淘金热,芭芭拉·斯马克尔的《通往加拿大的地道》(1977)叙述了三个逃离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黑奴抵达安大略省的危险旅程。 儿童文学中最出色的历史小说大概要算描写欧洲人到达美洲前后的土著人生活的作品。这些小说通常取材于土著人头领世袭的仪式,如黑格一布朗的《鲸人》(1962)讲述一个努特卡族青年在其父暴亡后被推举为首领的故事。描写土著文化和欧洲文化冲突的作品有J.F.海斯的《穿鹿皮马裤的殖民者》(1947)和多丽丝·安德森的《手足》(1968)。简·赫德森的《甜草》(1984)将历史研究和女权主义观点融为一体,细微地描述了19世纪初一位黑脚族青年妇女的生活。尽管描写土著人生活的小说和改编的民间故事为数甚多,但除哈里斯的《渡鸦的悲鸣》(1966)外,儿童文学作品中很少有将土著人作为主人公的传记和历史读物。 在加拿大,描写家庭、学校生活的故事和问题小说远不及在英国和美国受欢迎。尽管如此,这个领域里却产生了很重要的作品。拉尔夫·康纳的《在格伦加里的学生时代》(1902)和内利·麦克朗的《在丹尼播种》(1908)叙述了加拿大小镇上青少年成长的故事。有人批评这两部作品情调感伤,道德说教过多,但两部作品在反映当时的日常生活、文化气氛和阅读风气方面还是相当真实的。这个领域里最成功的作品当推L.M.蒙哥玛利的《绿山墙的安妮》,这部1908年问世的小说被誉为“加拿大儿童文学唯一的经典著作”,曾先后被译为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蒙哥玛利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写了热情奔放的孤女安妮艰难的成长历程;尽管批评家们认为这部作品过于感伤,但仍不失为多年来加拿大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 1970年以后,儿童文学领域内社会现实主义体裁迅速发展。有严重视力障碍的作家琼·利特尔在《我永远珍藏》(1962)和《来自安娜》(1972)里记述了残疾青少年的生活,她的《妈妈要给你买一只模仿鸟》(1985)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少年对父亲死亡的反应。凯文·梅杰在《紧紧抓牢》(1978)和《远离海岸》(1980)里描写了纽芬兰社会里一群迷惘的男孩子。约翰·克雷格在《无言道别》(1969)里讨论了土著人与其他加拿大人的关系。土著作家比阿特丽斯·卡利顿的《寻找四月雨树》(1983)有力地表现了一位当代混血儿妇女的生活。布赖恩·多伊尔的《爹,你好》(1978)和《你可以在佩吉的海湾找到我》(1979)描述了父母和子女间的矛盾纠葛,而科拉·泰勒的《朱莉娅》(1985)则描写了母女冲突。 加拿大儿童文学中大部分通俗读物来源于英国和美国,不过也有例外,如玛丽·格兰恩的《只是玛丽的故事》(1942)和《玛吉·马金斯与麦克加里蒂先生》(1952)两部作品是由她长期的广播系列节目改编而成的幽默幻想短篇故事集。在这方面做出一定成绩的还有两位当代作家:埃里克·威尔逊和戈登·科曼。威尔逊的《加拿大谋杀案》(1976)、《温尼伯恐怖》(1979)和《卢嫩堡庄园的鬼魂》(1981)将社会问题糅合进少年侦探汤姆·奥斯丁的探险中。少年时代便开始发表作品的科曼在《这不可能发生在麦克唐纳厅》(1978)、《跳进水池》(1979)和《威策尔先生的战争》(1982)里创作了一系列有关青少年生活的幽默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幻想作品的发展,该领域很多优秀作家都转而描写荒野和土著人的精神信仰,如凯瑟琳、安·克拉克的幻想小说《金色松果》(1950)、《太阳驹》(1951)和《宝石羽》(1962)。克里斯蒂·哈里斯在《斯特拉拉克姆荒野的秘密》(1972)和《图腾柱上的太空人?》(1975)两部作品中将现代科学与过去的信仰联系起来。莫尼卡·休斯的《黑河的那一边》(1979)强调土著人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敬畏,小说的故事发生在21世纪已被荒弃的埃德蒙顿,表现了一位赫特兄弟会少年与一个土著巫医之间的关系。休斯还创作了一些科幻小说,如《掌握艾西丝之光的人》(1980)、《艾西丝卫士》(1981)和《艾西丝小贩》(1982),这些小说描绘一群从过分拥挤的地球逃到另一星球的人的沦落。其他幻想作品还有皮埃尔·伯顿的《奥加的秘密世界》(1961),描写一些孩子从游戏室里发现通道到陌生地方的故事;莫迪凯·里奇勒的《雅各图图的故事》(1975)描写一个胆小的孩子最终成为英雄的故事。 加拿大儿童文学中的民间传说可分为三类:由加拿大作家改编的欧洲故事,欧洲移民的本土故事,以及由印第安和因纽特人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