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童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童贯 童贯小说所写四大奸臣之一。宦官。枢密、太尉,掌事兵马。金遣使臣进表,要割内地三镇,蔡京欲掣其兵马,由科道官上本极言: “童掌事大了,宦官不可封王。如今马上差官,拿金牌去取童掌事回京。”(第六十四回)后被陈东上本参倒,拿送三法司问罪,发烟瘴地面永远充军(第九十八回)。按:宋臣童贯,宦官,开封人,与蔡京相互勾结,在西北监军,掌事约二十年,权极一时。政和元年使辽,开联金灭辽之谋。宣和三年镇压方腊起义,次年攻辽失败,乞金兵援助。后金兵南犯时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后被处死。事见《宋史》卷四六八宦官传三。 ☚ 高俅 章天胤 ☛ 童贯 童贯1054—1126北宋宦官。开封(今属河南) 人. 字道夫 (一作道辅)。性巧媚,善于逢迎徽宗旨意而获宠。与蔡京结误,力荐其为相,从此二人结成朋党,掌据大权,狼狈为奸,无恶不作监西北边军,收复四川,升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政和元年 (1111) 出使辽朝,带燕人马植 (后改名赵永嗣) 归,谋联金灭辽。使辽还,开府仪同三司,领枢密院事。宜和二年 (1120),方腊起义,童贯为江、浙、淮南宣抚使,率大军镇压,疯狂屠杀农民不做战斗准备,宋军惨败。为逃避失败罪责,他密遣求金军攻燕京,结果以岁币换取一座空城。他无耻地自吹收复有功,徽宗加封其广阳郡王。靖康元年 (1126),金兵侵宋,他从太原逃往开封。钦宗即位,命童贯为东京留守,他不接受诏命随徽宗南逃。不久,钦宗将其贬窜英州 (广东英德),未至即处死于南雄 (广东南雄)。“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 《宋史》 卷468《宦者三》)。握兵权20年、骄横恣肆,权倾一时,时称 “媪相”,为北宋六贼之一。 ☚ 阎文应 梁师成 ☛ 童贯1054—1126北宋宦官。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今属河南)人。宋徽宗时以善于迎奉获宠,后去西北监军,掌兵权约20年,与蔡京等勾结,作恶多端,为“六贼”之一。曾统兵镇压方腊起义。钦宗时被处死。 童贯1054~1126北宋宦官。字道夫,河南开封人。徽宗时,任供奉官,后任监军。政和元年(1111年)赴辽,次年邀马植归宋,开联金灭辽之谋。宣和三年(1121年),统兵镇压方腊起义,功进太师。次年攻辽失败,乞求金兵援助,代取燕京,封广阳郡王。七年,金兵攻宋时,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后,被处死。 童贯1054—1126北宋宦官。字道夫,一作道通。开封 (今属河南) 人。少为李宪门人。性巧媚,善测人意。徽宗时,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罗书画奇珍,与蔡京同流合污。蔡京为相时,他出为监军,掌握兵权约二十年,权倾一时,被称为六贼之一。政和元年 (公元1111年),赴辽,次年邀马植归宋,开联金灭辽之谋。宣和三年 (公元1121年),统兵镇压方腊起义,因功进太师。次年,攻辽失败,乞金援兵, 代取燕京。封广阳郡王。宣和七年,金将粘罕南侵,他在太原逃回汴京,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后处死。 童贯1054—1126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道夫。宦官。六贼之一。曾力荐蔡京。蔡京为相。复荐其监西北边军。政和元年(1111),进太尉,出使契丹。使还,兵权皆属,时人称为媪相。宣和三年(1121),镇压方腊起义。金兵南下,蓄缩畏慑,抱头鼠窜。握重兵二十年,权倾四方。官至太师,爵封广阳郡王。党羽星布,趋附成市。僮仆皆为显官, 门客官拜节镇。“侯王柄臣,多出其门。”钦宗即位,拥徽宗南逃。后被枭于都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