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长老会派与独立派之争
英国内战发生以后由国会阵营中分裂出的两个政治派别之争。原先的长老会派和独立派是革命前清教中的两个主要派别。清教发展过程中,基于对新型教会的组织形式有不同的看法,在16世纪分成许多派别,大资产阶级和富有的新贵族要求建立由长老(教长)管理的教会组织,故称为“长老会派”。16世纪80—90年代中、小资产阶级、部分贵族、农民和城市平民主张教会团体之间互相独立,祈祷仪式自由,故称为“独立派”。随着政治斗争的尖锐化,在长期国会中,温和的长老会派教徒的议员最早形成一个政治集团,与激进的独立派教徒的议会分开。可见,两派不仅是宗教上的派别,也是政治上的派别。长老会派最先掌握政权,他们代表富有者的利益,代表人物有:贵族院的爱塞克斯伯爵、曼彻斯特伯爵,众议院的霍尔兹等。独立派于1644—1645年形成一个政治集团,代表人物有克伦威尔、汉普顿等人。
两派争论的内容是:长老会派主张与国王妥协,惧怕人民的民主运动,是君主立宪政体的拥护者;而独立派则主张共和政体,他们以土地作为享有选举权的资格,要求废除大土地所有者的一切封建特权,并要求取消商业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国家教会原则,同时提出一系列反封建的社会政治改革口号以争取农民、手工业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