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冀东暴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冀东暴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冀热边特别区委员会领导的大规模武装起义。1938年6月下旬,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平西挺进冀东。7月上旬,冀热边特委在第四纵队的配合下,在滦县、丰润、遵化等21个县发动了20多万人的武装起义,摧毁10余县的伪政权,成立了抗日联军,建立了抗日政权。7月中旬,唐山3万余矿工举行抗日大罢工,接着发动7000余人的武装暴动,成立了工人特务大队。冀东起义武装发展到10万人,并同第四纵队一起转战冀东,一度攻克平谷、蓟县、玉田、迁安、乐亭、芦龙等县城,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10月下旬,抗日联军在随第四纵队向平西撤退途中,大部受挫,一部随冀东党组织返回冀东,与第四纵队留下的少数部队会合,坚持抗日游击战争。此次暴动,为以后建立冀热辽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冀东暴动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决定创建冀热边抗日根据地。中共冀东特别区委会负责人李运昌等和天津教育界爱国人士洪麟阁、杨十三及滦县“民团”联系,成立“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冀东分会”,蓟县及冀东各县也先后成立了“抗委会”。12月,冀东10县代表决定武装暴动。1938年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邓华率部挺进冀东支援。其中一部到达下营、靠山集、将军关一带。1938年7月6、7日,起义首先在滦县港北村、丰闰岩口爆发。接着遵化县地北头、蓟县邦均也相继起义。7月中旬,蓟县爆动队伍在李子光、苏甦领导下,向邦均、上仓、下仓、蒙乡、太平庄等许多村庄的伪军发动进攻,摧毁不少伪政权,抗日武装发展到万余人。31日,暴动队伍配合八路军第四纵队攻占蓟县县城。开滦煤矿工人也相继起义。起义波及到20多个县,参加人数达20万人,起义群众组成的冀东抗日联军发展到7万多人,其他抗日武装近3万人。抗日联军与第四纵队转战冀东,一度收复平谷、蓟县、玉田、迁安、卢龙、乐亭等县城,控制了广大农村。10月下旬,冀东抗日联军随第四纵队主力向平西转移途中受挫,大部失散,仅千余人返回冀东,与第四纵队留下的少数部队会合,坚持抗日游击战争。 冀东暴动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发动、组织的冀东人民的武装抗日大暴动。参加暴动的有大批农民,七千多名开滦煤矿工人,还有其他爱国青年。在开始阶段,民团和国民党第七、第九路军的三、四万人也参加了暴动。至8月底暴动队伍扩大至三十万人,编成抗日武装部队的共十万人。这支武装部队先后攻克了平谷、蓟县、迁安、玉田、乐亭等县城。控制了冀东广大乡村城镇。之后,中国共产党主持成立了冀热辽军区及行政委员会,推选宋时轮为军区司令员,邓华为副司令员,下设五个军分区,把冀东人民游击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