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冀南银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冀南银行

冀南银行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银行。由冀南行政公署筹设,1939年10月15日在山西黎城成立。随后,晋东南上党银号并入该行。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冀南银行成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领导下的边区银行,总行下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区行。冀南银行发行冀南币,发行初期主要用于解决军政开支,1943年后,用于生产贷款大于财政透支。为了稳定币值,各区银行还发行本票,用于收购和掌握粮食及其他物资。采用分散发行货币的方法,票面上分别印有太行、太岳、平原等字样。抗日战争胜利后,冀南币曾出现过大量发行,造成物价猛涨的严峻局势,但冀南银行通过积极贯彻边区政府稳定物价,紧缩通货的方针,于1946年底平抑了物价。1948年5月,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

☚ 晋察冀边区银行   西北农民银行 ☛
冀南银行

冀南银行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设立的银行。1938年8月冀南军政委员会改组为冀南行政公署,决定筹建冀南银行。1939年10月15日正式成立,首任行长高捷成。不久冀南银行总行迁往平汉路西的黎城,为了对外,设在冀南区的银行亦称总行,故内部有路西总行与路东总行之称。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1943年路东总行撤销,冀南区与太岳区设立区行。冀南银行是边区政府领导下的独立系统,实行垂直领导。总行下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区行(1943年和1944年边区连续遭灾,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实行精兵简政,冀南、太岳两区行与当地工商局合并,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分开)。到1947年10月冀南银行成立8周年时,4个区行下辖26个分行173个支行。1948年5月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成立华北银行。
冀南银行发行冀南币。发行初期主要用于解决军政开支。1942年前三年发行的65%用于财政透支;1943年以后,用于生产大于财政透支,银行支持生产贷款逐年增加。由于发行主要用于发展生产,从而保障了军政供给,为胜利反攻作了充分的准备。各区银行还发行了本票,用于收购和掌握粮食与其他物资,达到平抑物价,稳定本币,调剂市场的目的。为适应边区被敌人分割封锁的情况,冀南银行在发行上采取分散发行的办法,票面上分别印有太行、太岳、平原等字样,各区互不流通。抗战胜利后各区基本连成一片,为冀南币在全区流通创造了条件。边区政府明令公布, 自1946年元旦开始,边区内各种版面的冀南币,一律相互等价流通。
抗战胜利后,接着进行上党、邯郸两次战役,财经工作面向战争勤务,发行骤然增加,比抗战时期发行总额多几倍。但因解放区扩大、财富增加,伪联银币迅速为本币所代替,流通市场扩大,货币发行赶不上胜利的形势发展需要。1946年上半年财经工作放松管理,造成冀南币大量发行,物价猛涨。下半年解放战争爆发,冀南银行贯彻边区政府稳定物价,收缩通货的方针,要求提高本币,巩固本币市场。一方面紧缩发行,稳定物价,发展生产,扩大本币市场,另方面树立独立自主的货币和物价观念。为了发展经济,边区政府决定下半年增加生产贷款15亿元,重点发展边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工矿业,同时支持运输业,发挥其在调剂地区物价不平衡的作用。此后,边区物价保持平稳的上涨,经济力量逐步增大,对法币由银行兑换改为组织群众将法币排挤出去,换回有用物资。冀南币比价逐步上升,每元冀南币兑换法币由1946年12月的5元,上升到1947年9月的15元。
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后,冀南币与晋察冀边币按1:10的固定比价,混合流通。1949年由中国人民银行用人民币将冀南币收回。

☚ 晋察冀边区银行   北海银行 ☛
000006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