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异位妊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发育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常见者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及宫颈妊娠少见。 【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 (1)一般表现:有停经及早孕反应,但也有未达下次月经就发生输卵管破裂症状者。患者常有不孕症史。 (2)疼痛:突然发生下腹剧痛。如为输卵管妊娠流产,有时疼痛较弱,或反复出现钝痛。如突然大量出血刺激腹膜及膈肌,可出现上腹部疼痛、胃痛及肩胛部疼痛。 (3)内出血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哈欠,并有恶心、呕吐、眩晕、四肢厥冷。有时发生休克晕厥,程度与出血速度及量有关。如为输卵管妊娠流产或内出血量不甚多者,则内出血症状不十分明显,或于反复少量内出血后出现贫血症状。 (4)子宫出血:发生于孕卵破裂,妊娠终绝后,子宫内膜剥脱而出血,有时排出蜕膜,如整块蜕膜排出,则可见到三角形之蜕膜管型。 2.体检 (1)可出现贫血,患者面色苍白,如反复多次内出血,血液重吸收则出现黄疸。脉搏细数,休克时可细微,甚至触不清。呼吸增快。贫血程度与阴道出血量少的现象不相吻合。 (2)下腹部膨胀,内出血超过300ml则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3)腹肌紧张,但程度不如腹膜炎者。反跳痛常较明显。病程长者,在下腹部可扪及包块。 (4)妇科检查可发现阴道后穹窿饱满,有触痛,子宫颈有举痛,子宫稍大,在子宫一侧可触及肿块。 3.辅助检查 (1)化验室检查:血色素、红细胞逐渐下降。出血时间久者黄疸指数升高。急性内出血时,白细胞数可升高。尿妊娠试验约40%为阳性,最好测定血β-HCG。 (2)其他检查:诊断性刮宫检查不见绒毛组织。B超检查显示子宫增大,但宫腔内无妊娠,于子宫一侧可见到轮廓不清的肿块,也有见到妊娠囊及胎心搏动者。行腹腔穿刺或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液。 【处理】 1.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能尽快止血,并可回收腹腔内血液作自体输血。无条件者在抗休克的同时,尽快转院治疗。 2.保守治疗 (1)中医中药:中医治疗仍是目前治疗异位妊娠的手段之一。以活血化瘀为主,根据辨证论治,确定方剂。 (2)天花粉的应用:天花粉可使滋养细胞变性、坏死,导致孕卵死亡而可治疗宫外孕。用前先做皮试,如阴性则可依据说明注射。 (3)化疗:常用药物有5-氟尿嘧啶、氨甲喋呤,可局部、肌肉及静脉注射。多用氨甲喋呤25mg,每天1次,肌肉注射,共5次。 此外,近来还有应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且成功率高的报道。每次25mg,1天3次,服3~5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