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1)新精神分析学派之一。晚期S.弗洛伊德著作已蕴含自我心理学思想但仍属本我心理学的范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鲍德温(J.Baldwin、德国心理学家苛勒等人虽对“自我”有出色的见解但并没有系统化,惟独新精神分析学家开始把主要锋芒集中自我心理学。安娜·弗洛伊德是自我心理学的奠基者,如探讨了本我与自我的关系及自我防卫机制问题;哈特曼( H .Hartmann)是自我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创建者,E.艾里克森则是当代自我心理学的最大理论权威,并依照他的人格发展渐成说,把自我心理学发展为“一生发展心理学”。其主要理论观点:❶强调后天自我的价值,认为自我具有自己能量的来源和它的动机与目的,自我是一个理智指导的系统和人格中更富于独立性的部分。 ❷把自我的功能从本我内驱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自我具有自主性的功能和独立。 ❸自我基本上能够调和适应外界现实。在心理治疗方面,重视自我作用所导致的主要内心活动的现实化,毋需长期分析潜意识的本我内容,依靠自我力量和自我适应潜能也能在较短期内收到疗效。自我心理学相对本我心理学是一个进步,促进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新发展,开创了自我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理论建构。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尤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有重大影响。但仍未摆脱潜意识决定论和泛性论的桎梏。(2)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领域之一。与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区别:❶专门研究健康人或精英的自我及其内涵,不以患者和变态人格为对象; ❷集中研究有意识自我和超自我,不以潜意识和前意识的自我为探讨主题; ❸致力于研究“人格自我”、“自我统一体”、“自我实现”、“本真自我”等,不是孤立地、僵化地探讨与人格相脱节的自我机能。如G.奥尔波特、马斯洛、罗杰斯等。它弘扬了人化心理学的价值与主体的自主体及其自由创造精神。(3) selfpsychology一词亦译自我心理学,则指以自我为中心概念阐释一切心理现象的心理学研究的统称。 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由安娜·弗洛伊德等在弗洛伊德学说基础上发展的精神分析理论。为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还有E.埃里克森、费顿(Federn, P.)和H.哈特曼等。自我心理学将自我和自我的功能作为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认为自我自主地发挥作用,而不受无意识冲动或性本能的影响。自我心理学家将注意力从本我和本能的研究转向由自我发动的过程,认为自我能够使人适应外界或对外界作出调整。因此无须对本我的无意识内容作长期分析,便可以完成深层心理的重要工作、达到治疗的目的。自我心理学家已提出一些短程疗法,如危机干预法。 ☚ 自我协调 自我意识 ☛ 000006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