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克菲莱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克菲莱克 【生卒】:1910— 【介绍】: 法国作家。 祖籍布列塔尼人,但在布雷斯特度过童年。后在巴黎读中学,进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文学,1933年曾获得文学教师学衔,先后在瑞典、马赛任教,直至1941年才放弃教书职业,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起初,他只发表一本薄薄的小诗集和几个短篇小说。 他以天主教徒的眼光审视著人的现实、关注著社会状况;他对大自然、对布列塔尼、对这里的海和人表现出热切的爱,这种爱赋予他创作的灵感。 从他初期写的小说到后来的作品,他的精神趋向越来越明确。1944年,发表了小说《庄园的末日》和《一个坏蛋的日记》,后者写战时马赛资产者腐化的环境里一个卑鄙的青年野心家的演变史。 翌年,他的代表作《森岛的神甫》获得成功,后于1950年改编成电影,题为《上帝需要人》。小说写岛上一群与世隔绝的人过著野蛮的生活,靠抢劫遇难船只为生。 但他们却离不开宗教信仰,在这个孤岛上罪恶与圣行共存。他的作品大都描写布列塔尼渔民艰辛危险的生活,如《杜瓦尔纳内兹上空的风暴》(1951)、《海上灯亮了》(1956)等。《海上灯亮了》写渔民为了在陡峭的山崖上建造灯塔而奋力与大自然斗争,同时也写一对反目的夫妇如何力求恢复爱情。他的《海底王国》(1956)获得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写布列塔尼渔民为捕获一批鱼群而艰苦斗争的故事。 还有《雾的兄弟》(1960)写在海难中人们同心协力的故事。克菲莱克也写了一些有关布列塔尼的散文,如《爱海的原因》(1966)、《海洋老友,我向你致敬》(1968)。还写了一些有关宗教的思想随笔。克菲莱克的作品甚丰,作品的主旋律是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渗透著天主教的精神。 他的笔调刚劲有力,语言形象,富有韵味,辛辣而有时颇为奇特。他曾被选为天主教文学大奖评委。 他耄耋之年仍宝刀不老,1996年新作《以及爱的力量》成为畅销书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