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膈下脓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膈下脓肿subphrenic abscess系腹部感染性疾病之一。病变位于膈肌下与肝和横结肠之间的空隙有积脓。多由腹腔化脓性感染、败血症、肝脾周围炎性疾病波及而致。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以右季肋部疼痛多见,呼吸运动时加重,叩打痛明显;发热、食欲低下伴有消化道症状;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增高且中性增多。X线检查呼吸运动膈肌受限,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手术切开排脓,应用抗生素等。 膈下脓肿subphrenic abscess是位于膈肌之下,横结肠及其系膜以上间隙的脓肿。以右膈下脓肿为多见,常继发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胆囊炎穿孔后。左膈下脓肿常为脾、胃切除术后并发感染所致。临床表现除有一般感染中毒症状外,可有上腹部持续性钝痛,并向肩背部放射,有时可伴发呃逆。检查可发现上腹或季肋部较膨隆,有压痛和叩击痛。X线检查可见患侧膈肌升高,呼吸动度受限或消失,肋膈角模糊或有积液。超声波检查对明确诊断和定位有一定帮助。脓肿较大、中毒症状严重者,应尽早手术引流,手术前、后给予大剂量有效的抗生素。 膈下脓肿 膈下脓肿膈下脓肿是发生于膈肌下方,横结肠及其系膜上方潜在于膈下间隙的脓肿,为腹腔脓肿常见的一种类型。膈下间隙范围比较广阔,一般分为七个区域(间隙),除右叶肝脏裸区位于腹膜之外,其余六个区域均在腹腔内。以肝脏为界,分为肝上与肝下间隙。肝上以镰状韧带为标志,分为肝上右和肝上左间隙,肝上右间隙又被冠状韧带分为肝上右前和肝上右后两间隙。肝下以圆韧带和静脉导管索为界,分为肝下右和肝下左间隙,肝下左间隙又被胃和小网膜分成肝下左前和肝下左后间隙(即网膜囊,见图)。膈下脓肿绝大多数并发于急性腹膜炎病程中或剖腹手术之后。致病菌因原发病灶而异,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其次是链球菌。近年来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有增多趋势。 膈下间隙解剖示意图 1.右上前间隙 2.右上后间隙 3.左上间隙 4.左下后间隙 5.左下前间隙 6.右下间隙 膈下脓肿多表现为弛张型或稽留型高热,寒战,脉速、厌食、呃逆、乏力、衰弱、出冷汗等症状,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出现中毒性颗粒。局部体征有患侧呼吸活动受限,下胸部肋间深压痛、叩击痛,并向肩胛部放散,这些症状多在原发病灶好转后或手术反应恢复后出现,但体征可不明显,如腹腔内其他部位无脓肿体征,即应考虑膈下脓肿的可能。X线透视可见膈肌抬高,活动度受限,甚至消失,肋膈角模糊,胸腔反应性积液等,超声波检查有液平反射波,诊断可以确立。早期脓肿尚未形成,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以抗生素和中药控制感染为主;晚期脓肿已经形成,除个别采用穿刺抽脓,脓腔内注入抗生素并服中药外,绝大多数病例应手术切开引流。如治疗延误,脓肿可能会穿破至腹腔、胸腔或结肠等。 ☚ 盆腔脓肿 腹腔异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