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錢糧賦税部 > 錢俸 > 脚錢 脚錢 jiǎoqián 亦稱“脚價”、“脚費”。僱用差役或民丁傳遞文書或搬運貨物所付的費用。唐·陸贄《冬至大禮大赦制》:“如山路險阻,車乘難通,仍召貧人,令其搬運,便以米充脚價。”唐·韓愈《論變鹽法事宜狀》:“平叔請定鹽價,每斤三十文,又每二百里,每斤價加收二文,以充脚價。”唐·劉禹錫《夔州論利害第二表》:“比及三年,漕運七百萬石,省脚費三十餘萬貫。”唐·元稹《為河南百姓訴車狀》:“河南府應供行營般糧草等車,准勅糧料使牒,共僱四千三十五乘,每乘每里脚錢三十五文,約計從東都至行營所八百餘里,錢二千八文。”宋·蘇軾《論綱梢欠折利害狀》:“蓋祖宗以來,通許綱運攬載物资,既免徵税,而脚錢又輕,故物貨通流。” 运费 运费运脚 运饷 运钱 运输费:脚直 雇运之费:僦费 水路运货费:水脚 搬运费:脚价 脚乘 付给搬送东西的人的工钱:脚钱 脚费 脚资 脚给 脚佣 力钱 旧谓搬运工役的工资:盘脚 (运载货物时支付的费用:运费)
另见:运输 运送 ☚ 旅费 用费 ☛
报酬 报酬酬(同~;计~;付~;回~;拒~) 偿(无~;有~)劳动报酬,工钱 赁银 给出力的人的报酬:酬劳 酬庸 请人办事的酬劳:开手 体力劳动的报酬:身工 给手工劳动者的报酬:手工 做零活儿的报酬:工钱 给搬运工的报酬:脚钱 脚力 力钱 送给师长的报酬:脩脡 束脩 束修 干活的报酬:饭资 饭钱 付给雇用者的报酬:佣工钱 旧时做买卖付给中间人的报酬:佣金 雇佣劳动力的工资:顾直 雇用夫役的钱:雇直 给店员或长工的钱:劳金 工资外的补助费:贴(贴润;贴补;津贴;补贴;粮~;煤~;房~) 供学习用的津贴:膏火 古代给予官署的各种津贴:杂料 悬赏所定的报酬:赏(赏格) 赏赐的银钱:赏银 赏金 图书、报刊等出版机构在发表著作、译稿、图画、照片等的时候付给作者的报酬:稿费 稿酬 文章稿酬极高:一字三缣 一字三绢 旧时称写字、画画、做文章所得的报酬:笔资 请人作诗文书画付的酬劳所定的标准:润格 润例 付给买卖中间人的报酬:佣(佣金;佣钱;行佣;中佣) 中用 给介绍人、推荐或关说者的酬礼:随封 封包 卖方从买方支付的商品款项中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买方的价款:回扣 打头抽头 回佣 回折 扣头 除头 数量不多的报酬:薄酬 报酬待遇好:优厚 优渥 (因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付给的钱:报酬)
另见:利息 无偿 享爱 工资 ☚ 报酬 酬金 ☛ 脚钱jiǎo qián❶搬运的费用。元稹《为河南府百姓诉车》:“每乘每里~~三十五文。” ❷遣人馈赠礼物,受礼者犒赏来人的钱。《豹隐纪谈》:“吴俗重至节,互送节物,颜侍郎度有诗讥之云:‘~~费尽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 脚钱 脚钱即运费。 ❶唐代的漕运,官自雇船载运, 均须支付脚钱。开元(713—741)中裴耀卿充江淮转运使,转运漕粮七百石,省脚钱三十万贯。百姓义仓糙米送纳京师时, 勒百姓私出脚钱。唐后期民户输纳两税若无力自行送纳, 亦须雇脚搬载, 支付脚钱。宋代脚钱,是为免支移而交纳的附加税。因地区不同有“水脚钱”、“米估脚钱”、“税草添收脚钱” 等名目。北宋仁宗时陈州夏税所纳之大小麦免支移, 转纳脚钱, 每斗二十文。哲宗时分为三等。徽宗崇宁(1102—1106)中, 定为每斗输五十六钱。南宋广德县一石税粮贴纳三斗七升, 是为实物脚钱。实施过程中的实际状况, 往往是百姓既已支移税赋, 还得添纳地里脚钱, 逐步变成与支移无关的又一项税额负担。 ❷民间雇人运送所支付的雇工费用亦称脚钱。 ☚ 农器税 左藏 ☛ 00001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