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定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定窑

定窑

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河北曲阳云山镇,此地古属定州,故名。所烧瓷器胎薄质细,釉色洁白,光滑滋润,造型优美。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的美誉。因其白似粉,故名“粉定”,又称“白定”,质粗而色稍黄者较次,俗称“土定”。因定窑之器均用覆烧,口边无釉,遂镶铜口以掩饰,有刻花、划花、堆花、印花等种类,花纹多仿古铜镜,以牡丹、萱草、飞凤、双鱼等纹样为多。宋室南迁后,在景德镇设窑,完全取法定窑,遂称为“南定”,而将定窑称为“北定”。

☚ 钧窑   龙泉窑 ☛

定窑dìng yáo

宋朝著名的瓷窑,遗址在河北省曲阳县,古属定州:那四十个碟子,皆是一色粉白~的,不过只有小茶碟大。(六三·1489)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貨物招幌部 > 陶瓷 > 定窯
定窯  dìngyáo

因主要窰址位于宋代定州,故名。故址今河北曲陽縣澗磁村。創燒于唐,至北宋極盛,元代停燒。産品以白瓷最負盛名,其釉色白或白中泛黄,多有淚痕;胎質細腻,或印花,或刻花。圖案多以牡丹、萱草、飛鳳爲題材。此外亦燒緑釉、褐釉或黑釉器,分别稱“緑定”、“紫定”與“黑定”。《清秘藏·論窯器》:“定窯有光素、凸花二種,以白色爲正,白骨而加以泑水,有如淚痕者佳。間有紫色、黑色者,不甚珍也。”

定窑

宋代(960~1279)五大名窑之一,烧瓷地点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宋属定州)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创于唐代(618~907),仿烧邢窑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产品以白瓷为主,有印花、刻花和划花,纹样多为花卉、禽鸟、水波游鱼、云龙等,也有光素无纹的白釉器皿,工整素雅,是陶瓷艺术中的珍品。原为民窑,北宋(960~1127)后期专烧宫廷用瓷。定窑除烧白瓷外,还烧黑釉、酱色釉和绿釉瓷器,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定窑

026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定州境内(现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原为民窑,北宋后期专烧宫廷用瓷。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这里已烧白瓷。胎薄而轻,不透明,呈牙白色。到宋代发展烧制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被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并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纹饰于其上,风格典雅、美观大方。其工艺对其他瓷窑有较大影响。产品多为盘、碗、瓶、壶较少,瓷枕罕见。1982年,定窑恢复生产,烧制出孩儿枕、狮子枕、梅瓶、五足熏炉、云龙盘、双凤碗等制品,在瓷质、造型、装饰上都具有宋代风格。同时还新创了瓷塑等制品。

☚ 柴窑   汝窑 ☛
定窑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涧磁村及燕山村)。唐代时已制造白瓷,到宋代有较大的发展,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造黑釉、酱釉、绿釉瓷器,即文献中所称的“黑定”、“紫定”和“绿定”。定瓷在金、元时仍盛烧不衰,元代以后才逐渐衰退。定瓷多为日用器具,有盘、碗、瓶、壶等多种造型,装饰以刻划花和印花享有盛誉。装饰花纹结构严谨生动,品种繁多,有牡丹、莲花、萱草、菊花、梅花等花草图案,还有鸳鸯、飞鸟、芦雁、双鱼、游鸭等鸟禽图案,龙凤、螭纹也比较多用。北宋后期定窑成为专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窑场。

☚ 哥窑   龙泉窑 ☛
定窑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北曲阳灵山镇附近的涧磁村和燕山村,此地古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烧瓷历史悠久,始于唐、五代,北宋则为鼎盛时期。宋初曾烧造宫廷用器 定瓷胎质坚细,作乳白色,早期多素地,至北宋晚期多装饰有精美的花纹,如用莲花、牡丹、石榴、萱草、蟠螭以及游鱼之类组合成图案,或用分格组织法,饰以折技花。定瓷除白瓷外,尚有紫定、黑定、绿定等。也有装饰金花的,用大蒜汁调金描花,着色牢固。定瓷器物多碗、盘、杯、盒等。此类器物器体较薄,为避免烧制变形,多系覆烧,故口部不挂釉,露出素胎而成毛边,所以常镶以金银扣,不仅掩盖毛口之弊,还倍增华贵之感。定瓷的装饰多用印花和刻花,画花的极少。刻花器物线条纤细隽秀、婉转轻盈; 印花线条更是精秀工整,纹饰繁缛细腻,结构紧凑,所印花纹清晰严谨。定瓷在宋代有着较大的影响,当时河北的磁州,河南的禹县、登封、修武,山西的介休、平定,陕西的耀州,都有仿定瓷的生产。

☚ 越窑   钧窑 ☛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等地。曲阳宋属定州,故称。该窑始烧自晚唐,盛于北宋,元代以后衰落。宋代烧造的瓷器成就最高,主要烧造白瓷,也兼烧少量的黑釉、绿釉和酱釉(即所谓“紫定”)瓷器。其白瓷盘碗采用“覆烧法”烧制,口沿部无釉,称为“口”。常以金、银、铜镶边。这是定窑瓷器的一大特征,覆烧法亦为该窑首创。定窑瓷器还以其精美的装饰而闻名于世。花纹变化多样,布局繁复严谨。其手法有印花、刻花、划花等,其中印花定器最为珍贵。北宋后期,定窑还为宫廷及官府烧造瓷器,其产品在社会上名声很大,为当时全国许多地方的窑场所仿造。

定窑

定窑

定窑在定州境内 (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曲阳县志》 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瓷器税; 但据调查,早在唐代这里已烧白瓷; 至宋代有较大发展,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文献称为 “黑定”、“紫定”、“绿定”。有主口和泪痕等特征,毛口是复烧口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对各地瓷窑有一定影响,曾出现不少仿烧定窑瓷器瓷窑。原为民窑,北宋后期专烧宫廷用瓷; 纹饰以龙凤纹为主。此类宫廷用器多有传世,窑址遗有大量龙凤纹器物碎片。

☚ 景德镇窑   泰山刻石 ☛
定窑

定窑

定窑在定州境内 (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 《曲阳县志》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瓷器税; 但据调查,早在唐代这里已烧白瓷; 至宋代有较大发展,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文献称为 “黑定”、“紫定”、“绿定”。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毛口是复烧门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对各地瓷窑有一定影响,曾出现不少仿烧定窑瓷器瓷窑。原为民窑,北宋后期专烧宫廷用瓷,纹饰以龙凤纹为主。此类宫廷用器多有传世,窑址遗有大量龙凤纹器物碎片。

☚ 景德镇窑   泰山刻石 ☛
定窑

定窑

❶宋代著名白瓷产地和北方四大瓷系之一。窑址在今河北曲阳县涧磁村至东、西燕川村一带, 长宽将近十公里。其地宋属定州, 故名定窑。创烧于唐,民窑性质。宋初, 为宋廷烧造器物, 同时大量生产民用瓷器, 兼有官、民窑性质。靖康之变(1127)后, 中断三十余年。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1189) 恢复, 原料、制胚加工、烧窑等技术基本沿袭宋制。入元, 窑事从盛转衰, 至正年间(十四世纪中叶)停废。
❷指定州诸窑所烧的瓷器。晚唐至五代为第一阶段, 以烧白瓷和青白瓷为主。以柴为燃料, 还原窑, 取匣钵仰烧法。胎色清白细腻, 瓷化度高。北宋时, 进入极盛期, 以煤为燃料, 创支圈覆烧法, 生产芒口釉器, 产量成倍提高。胎质细薄, 釉色莹润。仍以白瓷为主, 又出现红定、紫定、黑定、黄定、绿定、土定等彩瓷, 以 “铁锈花”最为著名。主要生产盘、碗、杯、碟、瓶、炉、枕等器物, 造型丰富, 端巧大方。大量运用印花装饰( 用模具压印瓷坯成纹), 刻、划纹更为成熟, 繁缛细腻, 清新明快。官窑产品口沿多用金银镶饰。政和(1111—1118)、宣和(1119—1125)年间的产品最好。当时耀窑、宿窑、泗窑等均有仿定制品, 形成颇具特色的定窑瓷系。此为第二阶段。至金末元初进入第三阶段, 一般不作装饰,定窑瓷器失去原来的风格特色, 制瓷业向南方转移。

☚ 影青   汝窑 ☛

定窑ding yao

Dingzhou kiln (famous for producing porcelain in the Song Dynast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