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 脉望馆钞校古今杂剧元明杂剧剧本集。脉望馆为明代常熟赵琦美(1563—1624)之书斋名。赵琦美藏有内府本、于小谷本等抄本,《古今杂剧选》、《古名家杂剧选》等刊本多种,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开始据以编订此书,大约进行了三年多才完成。此书先后经钱谦益、钱曾、季振宜、黄丕烈诸人收藏,散失颇多。钱曾藏书室名也是园,故又称此书为《也是园古今杂剧》。1938年,郑振铎代卢冀野收购此书时,包括抄本一百七十三种,刻本《古今杂剧选》十五种,《古名家杂剧选》五十四种,共二百四十二种。在抄本之中,以内府本为主,占九十二种,于小谷本三十二种,另有四十九种,其中未见于刊本的如《破窑记》、《五侯宴》、《哭存孝》、《裴度还带》、《伊尹耕莘》、《三战吕布》、《黄鹤楼》、《千里独行》等剧,都是第一次发现,至为珍贵。又如《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抄本,较曲文残缺之元刊本《关大王单刀会》完整,使得整个故事的情节、脉络更为清晰。这一批抄本的发现,对参校现存所有刻本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内府本在每剧之末,附有“穿关”,把剧本上演时每一角色所用服装、发式以及必要的道具都一一注明,为研究明代宫廷演出之舞台美术提供了详尽的资料。赵琦美的校订工作不仅仅限于曲文的正误增删,也涉及作者与剧名等方面,并带有较多评论成分。他将所藏杂剧全部抄校完毕后,打乱了抄本、刊本,而完全依照《太和正音谱》所列顺序重加编排,使之成为一部体例基本统一的元杂剧剧本集。其中有少量明人作品,他也尽可能地作了区分与说明。全书已收入《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影印刊行。又其中部分剧本曾由王季烈于1941年编辑出版,定名为《孤本元明杂剧》。 ☚ 顾曲斋元人杂剧选 也是园古今杂剧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