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胶州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胶州湾 082 胶州湾又称胶澳。位于山东半岛南岸。湾口有岛屿屏障,有南胶河注入。湾口东岸为青岛港。湾内港阔水深。海水终年不冻,是天然优良港湾。 ☚ 莱州湾 杭州湾 ☛ 胶州湾 胶州湾Jiaozhouwan一称胶澳。呈葫芦状。在山东省山东半岛南岸。有南胶河注入。湾口朝南,宽3公里,东侧为山东最大海港青岛港。该湾像一颗闪光的明珠,深入陆地160公里,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它口小澳宽,不淤少浪,有我国“屯船第一善埠”之称。由于形胜险要,又居要冲,在历史上常为“兵家必争之地”。青岛市凭借其势,由过去的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现代大港市,可见胶州湾之得天独厚。胶州湾古称“淮子口”。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属齐国一个滨海港口。《韩子》云:“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少海”,据《胶州湾志》注释,即是胶州湾。唐代,胶州湾附近的密州(治所在今诸城)就有对外贸易的记载。北宋元祐三年(1088),在今胶县(板桥镇)设置市舶司,并改称胶西县,是我国当时五大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到了明代中叶,为防倭寇骚扰,曾在今青岛市区南部设立浮山寨守卫,筑起了城墙,以后遂发展为一个市镇。清代前期,开放女姑口、沧口、沙子口、青岛口为贸易港口,并设立胶州税关——青岛分关。胶州湾的海上贸易开始由西岸转向东岸。1891年,清政府为加强北洋海防,在这里相继设立总兵衙门,修筑营房、炮台和栈桥码头,驻守水师。从此,胶州湾就成为一个战略要地——军港。光绪二十三年(1897),德国借口“曹州教案”,派兵占领了胶州湾。次年,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胶澳租借条约》,强行租借胶州湾99年。1914年又为日本强占,至1922年我国收回。 ☚ 北部湾 中国的岛屿 ☛ 胶州湾山东省山东半岛南岸港湾。在黄海西岸,深入陆岸。海岸曲折,锚地较多,西南部为青岛港。 胶州湾 胶州湾海湾名。又称胶澳。在山东半岛南岸,西起胶南,东至青岛。有青岛、崂山、胶县、胶南滨临。湾口为青岛港。南胶河、大沽河注入。湾内多大小口岸,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调登州镇总兵章文元率四营兵移驻湾内,遂以青岛为核心形成海防重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为德国强租,1914年又为日本强占,直至1922年始收回。海湾潮位具有典型意义,青岛观潮站1950—1956年观测的潮位被命名为“黄海平均海水面”,其高度在青岛观象山国家水准原点下72.289米,从1957年起,我国大陆国土的地物高程以此为零点起算。 ☚ 胶南 胶莱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