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的功能
胰腺横位于胃后方腹后壁,呈长条形,分头、体、尾三部分。胰腺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腺泡主要由一些锥形细胞构成,细胞内含酶原颗粒,导管最后汇集成一条横贯整个腺体的胰导管,插入十二指肠壁与胆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胰液为碱性液体,pH为7.6—8.2,人每天的分泌量为1—2升。胰液中的无机成分主要有水、碳酸氢盐和Na+、K+、Cl-等离子,有机成分主要为各种消化酶。碳酸氢盐对肠内消化具有重要意义,因进入肠内的消化酶只有在碱性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进食后,由于胃酸大量分泌,十二指肠的酸负荷增加,碳酸氢盐可以迅速中和胃酸,为胰酶创造适宜的碱性环境,同时可以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的浸蚀。胰液中的消化酶有:
❶胰淀粉酶,其最适pH为6.9,可将生、熟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糊精,水解效力高、速度快,淀粉与酶接触仅10分钟便可被完全水解。
❷蛋白水解酶:胰液中有多种蛋白水解酶,其中主要的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它们可分别水解蛋白质分子内部的不同肽键,使蛋白质分解为蛋白胨、䏡和多肽;此外,还有羧基肽酶,能水解羧基端的肽键而生成氨基酸;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主要水解食物中的核蛋白。腺泡分泌的蛋白水解酶是无活性的酶原,以防胰腺自身消化,胰蛋白酶原进入肠腔后,经肠液中的肠激酶激活才转变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而且胰蛋白酶反过来又可激活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这是一种正负馈机制,可使酶原一进入肠腔便能很快地被全部激活。
❸脂肪水解酶,大约有4种。食物中的脂肪以甘油三酯为主。胰液中有脂肪酶和辅脂酶,脂肪酶通过辅脂酶的协助,可在有胆盐存在的条件下将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其最适pH为7.9,此外,胰液中还有胆固醇酯酶和磷脂酶A,分别水解胆固醇酯和磷脂。
❹胰蛋白酶抑制物,存在于腺泡细胞的胞浆中围绕酶原颗粒,并与蛋白水解酶一起分泌出来,该物质与胰蛋白酶结合而使之失活,因此在防止胰腺自身消化方面具有一定意义。空腹时胰液基本上不分泌,进食后10分钟即开始分泌并持续3小时以上。胰液分泌的调节与胃液相似,也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前两期主要通过神经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其传出神经也是迷走神经。肠期胰液分泌量占总分泌量的70%,主要受胃肠激素的调节:
❶促胰液素,27肽,主要刺激小导管细胞分泌水和碳酸氢盐,从而使胰液分泌量增加。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最强刺激因子为盐酸,其次为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
❷促胰酶素,33肽,主要刺激各种胰酶的分泌,也可刺激胆囊收缩,因此又名胆囊收缩素。引起促胰酶素释放的刺激因子,由强到弱依次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和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