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千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千户 千户明代沿袭金、元,卫所兵制也设千户所,驻在重要府州,统兵一千一百二十人,分为十个百户所,统隶于卫。千户为一所的长官。 ☚ 三尸神暴跳,五陵气冲天 闯寡门 ☛ 千户 官名。蒙古建国初,成吉思汗将全蒙古牧民统一编组为数十个千户(《元朝秘史》记载最初编组的千户数为95个,但其中包括了一些后来组成的千户),分授共同建国的贵戚、功臣,任命他们为千户那颜,使其世袭管领,并划定其牧地范围。千户既是军事组织单位,又是地方行政单位。元代建立后,军队的编制以十人为牌,设牌头,牌以上有百户、千户、万户。千户为“千夫之长”,隶属于万户。驻于各县者,分属于诸路万户府。设千户所统领百户所。统兵七百以上称上千户所;五百以上称中千户所;三百以上称下千户所。各设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千户长官为世袭职,地位高于文官。 千户 金初设置的官职名称,为世袭军职。自金太祖阿骨打始,授其它族降臣以千户。熙宗“天眷三年(1140),罢汉、渤海千户谋克,以臭旧臣,独命依旧世袭千户”(《金史》卷八十《大臭传》。女真军事组织为猛克谋克制。“谋克,百夫长也。猛安,千夫长也。”后指猛安为千户,隶属于万户。 千户 千户明军队卫所中掌兵千人的武官。元代始设,为禁中警卫官。明代除京师外,地方也设千户所,置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二人,从五品(见《明史》职官志二、兵志二)。小说中西门庆后为提刑所千户,第二回其大舅吴镗为清河卫所的千户,两人虽同为千户,但地位显赫相去甚远,可能西门庆一者有蔡京为后台,二者系掌刑事,有生杀实权,又有诏封“锦衣武略将军”等职衔,因此不同。 ☚ 太尉 八十万禁军 ☛ 千户官名。宋元明卫所掌兵千人的武官。《宣和遗事利集》:“掌骑吏千户,姓幽西,名骨碌都。”元卫府都有千户所。有行军千户、屯田千户、守城千户、钦察千户等名称。后千户所改为兵马司,明卫所也称千户。见《续文献通考·职官考》。 千户【同义】总目录 千户千兵 千户金元军职名。金初始设,为世袭军职。女真军事组织“猛安”的汉译名。隶属于万户,统领十谋克(百户)。元代相沿,为“千夫之长”,亦隶属于万户。各县设千户所,分属于诸路万户府,下辖十个百户所。明代军制为卫所制度,千户所长官,统兵一千一百二十人。隶属于卫,下辖十个百户所。 千户官名。金代始置。为世袭军职。即女真语“猛安”之汉译。统领百户 (谋克),隶属于万户。又为兼具军事、政治、生产三重职能的女真社会组织。元代相沿,其军制设千户为“千夫之长”,亦隶属于万户。驻于各县者,分属于诸路万户府。设千户所统领百户所。领兵七百以上者称上千户所,五百以上者称中千户所,三百以上者称下千户所。各设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明代卫所兵制亦设千户所,领兵一千一百二十人,分为十个百户所,总隶于卫。长官为千户,还设副千户等。 千户官名。金朝设置。女真语“猛安”之汉译。领谋克,隶属于万户。又是兼具军事、政治、生产三方面职能的女真人社会组织。元代相沿。其军制, 设千户为“千夫之长”,亦隶属于万户。驻于各县者, 分属于诸路万户府。设千户所统领百户所。领兵七百以上,称上千户所;五百以上,称中千户所;三百以上,称下千户所。各设达鲁花赤(总辖官)一员、千户一员。明代卫所制度亦袭元旧制,设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领兵一千一百二十人,上统隶于卫。设长官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等管理千户所内军政。 千户 千户官名。金国始置。统兵官。此后元、明代皆置。《金史·兵志》: “太祖开创,因时制宜,材堪统众授之万户,其次千户及谋克。当时官赏未定,城郭未下,设此职许以世袭,乃权宜之制,非经久之利。今子孙相继专揽威权,其户不下数万,与留守总管无异,而世权过之。可罢是官。若旧无千户之职者,续思增置。……元光间,时招义军以30人为谋克,5谋克为1千户,4千户为1万户,4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此复国初之名也。” 元代各卫均有千户所,设千户和副千户等官。《元史·百官志二》: “行军千户所: 10,秩正五品。达鲁花赤10员,千户10员,副千户10员,弹压20员,百户200员,知事10员。弩军千户所: 1,秩正五品。达鲁花赤1员,千户1员,弹压2员,百户10员……”《明史·职官志五》: “京卫指挥使司: ……所辖千户所,多寡各不等。……千户所正千户 (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 ……” ☚ 千夫 千石 ☛ 千户官名。金初始置,为世袭军职,即女真语猛安的汉译名,隶属万户,统辖谋克(百户)。元代相沿,一般隶于万户府,也有归都指挥使所辖。按其所掌区分为行军千户所、拿军千户所、炮手千户所、屯田千户所、打捕千户所等。管辖军户700以上者称上千户所,500以上者称中千户所,300以上者称下千户所。明代卫所兵制亦设千户所,每卫设前、后、中、左、右5个千户所,统1120人,分编为10个百户所,置正千户、副千户,统隶于卫。 千户❶吐蕃军事行政建制。藏语称“东岱”,又译作千户所。约7世纪松赞干布掌政后统一吐蕃兵制时建置。统隶于诸“如”(“如”,藏语音译,意为“翼”)及其长官“如本”(翼长)。是时吐蕃全境共设61个千户,具体分布是:每如辖8个千户、1个小千户和1个近卫千户,共10个千户。吐蕃之伍如、约如、叶如、如拉四翼及上下香雄各10个千户,苏毗如之通颊汉户为11个千户,总计61个千户。千户设千户长(又称部落使)。小千户又称“抚千”,藏语称“东本”。参见“吐蕃兵制”(769页)。 千户即猛安。金末以二十五人为一谋克,四谋克为一千户。汉人组成军队,亦授以千户名目。元光间,招义军以三十人为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万户,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 千户武官名。金太祖始授汉人降臣为千户,其后女真军事组织猛安谋克中作为官称的猛安亦称千户。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时封功臣共九十九千户。千户又称千夫长,为世袭军职。入元以后,千户成为万户以下的军职,为“千夫之长”,其官署称千户所。依其所掌事务性质的不同,有弩军千户所、屯田千户所、行军千户所、围宿千户所、把门千户所、炮手千户所、哨马千户所等不同名称。千户所以统兵多寡分为上中下三等:统兵七百以上称上千户所;五百以上称中千户所;三百以上称下千户所。其下各辖百户所。明代卫所兵制在卫之下亦设千户所,以千户为长官,驻于重要府州,统兵一千一百二十人,分为十个百户所,统隶于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