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诛杀功臣的事件。胡惟庸早年随朱元璋起兵。1373年任右丞相,1377年升丞相,居百官之首,日益骄横,深为朱元璋所忧虑。1379年,胡子驰马于市,死于车下,惟庸杀车夫。朱元璋令其抵死。1380年正月,朝臣告其谋反,太祖将其处死。株连致死者3万多人,前后延续达10余年,至1392年才结束。其间受株连的开国功臣有1公、21侯。此后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胡惟庸案
明太祖朱元璋诛杀功臣的事件。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对王朝内部权势烜赫的王侯将相疑心极重,利用各种机会和借口打击开国功臣。胡惟庸早年投奔朱元璋,曾任湖广佥事、太常寺卿,直至左丞相。以开创之功,行事不免专断。生杀黜陟,有时不奏径行,外藩来贡,不以奏闻。朱元璋对此深为忌恨。洪武十二年 (1379),朱元璋杀丞相汪广洋,发现汪广洋妾陈氏为没官妇女,照明例没官妇女只给功臣,不给文臣。朱元璋大怒,命法司调查。于是胡惟庸等当坐罪。洪武十三年,中丞涂节告发胡惟庸谋反。朱元璋即以 “擅权植党”罪名,诛胡惟庸,涂节亦被处死。以后又加胡惟庸以“通倭”、“通虏” 罪名,不断牵连扩大。到洪武二十三年,又兴大狱,原丞相、韩国公李善长以下,列侯胡美、唐胜宗、陆仲亨、费聚、叶升等先后卷进冤狱,都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被杀。又宣布已故列侯顾时、陈德、华云龙、王志、杨璟、朱亮祖、梅思祖、陆聚、金朝兴、黄彬、薛显以及都督毛骧、陈万亮、耿忠、于琥等为勾结胡惟庸之逆党。胡党大狱被牵连及被杀者达3万余人。又刊《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