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吕尼修会
天主教隐修会之一。由本笃会改革而成,又称“重整本笃会”,910年由著名神学家伯尔诺创立于法国克吕尼村。规定全守本笃会所守严规并具体化:(一)修院直属教会领导,以防止后任院长改变办院方针;(二)禁止修士结婚,以端正作风并避免教会财产的转移;(三)以本笃会规为基础,增补修订新会规;(四)兴办医院、学校。还要求重新调整天主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反对神职买卖。改革后,修士道德作风、神学水平有改善,获教俗两界好评。许多封建主要求克吕尼修院派员建院,或以其规章改造旧的修院,形成西欧的克吕尼改革运动。后该运动领导者希尔得布兰德一修院直属教会领导,以防止后任院长改变办院方针;(二)禁止修士结婚,以端正作风并避免教会财产的转移;(三)以本笃会规为基础,增补修订新会规;(四)兴办医院、学校。还要求重新调整天主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反对神职买卖。改革后,修士道德作风、神学水平有改善,获教俗两界好评。许多封建主要求克吕尼修院派员建院,或以其规章改造旧的修院,形成西欧的克吕尼改革运动。后该运动领导者希尔得布兰德(Hildebrand)成为教皇,即格列高利七世(Gregorius Ⅶ 1073—1085在位)鼓吹教皇权力至上,公开干预政治,与世俗君主争夺权利。12世纪初,该会有很大发展,有修士1万余名,1000多座修道院,拥有越来越多的财富,并日渐腐化,12世纪以后,克吕尼修会逐渐走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