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光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胡光墉1823—1885清末买办资本家。字雪岩,安徽绩溪人。初在杭州开银号。咸丰十一年(1861年)从上海运军火接济杭州清军,被太平军击退。次年又助左宗棠勾结法国侵略者,组织“常捷军”。同治五年(1866年)协助左办福州船政局。左调任陕甘总督,他在上海为之采运军火、筹供军饷,代借内外债一千二百余万两。依靠湘军权势,还在江、浙、湘、鄂各省设阜康银号及当铺二十余处,在杭州开余庆堂中药店,并经营出口丝业,获大利。光绪十年(1884年),洋商集中力量与之在丝业上竞争,他挣扎年余,终被排挤破产。 胡光墉 安徽绩溪人。字雪岩。初在杭州开银号。1862年(同治元年)协助浙江巡抚左宗棠,勾结法国侵略者成立“常捷军”以镇压太平军。1866年又助左宗棠办理福州船政局事务。曾在江、浙、湘、鄂等地分设银号、典当、药铺二十多处,在杭州开设胡庆余堂中药店,兼营丝、茶贸易,积财甚多。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为其筹措军饷和购置军火,经手代借洋款一千五百余万库平银,成为参与官方重要军事活动的买办。1884年(光绪十年)因受洋商排挤而破产。 胡光墉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少家贫,在杭州某小钱庄学徒,为肆主器重。1860年得肆主临终时所赠钱庄,开办阜康钱庄。左宗棠接替浙江巡抚时,任湘军总管,凡钱粮军饷出入,购买军火,筹办上海采运局、船政局、军装局、甘肃织呢总局,开办兵工厂,采金矿,开泾河,向西商贷款,悉由其主持,从中获利甚巨。同时凭借钱庄吸引官僚存款,使钱庄迅速发展,支店达20多处,网络大江南北,至1872年,资金已达两千万两,田地超万亩,成为富名振于中外的金融巨头。由于辅助湘军有功,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1874年创办“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1878年在抗州涌金门外正式落成营业。1914年又在上海设分号,使“胡庆余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配制中药成药的国药号。1882年在上海开办蚕丝厂,经营出口丝业。1884年受洋商联合排挤而倾家荡产,被清廷革职查抄,后忧郁辞世。 ☚ 邵绮园 章洪钧 ☛ 胡光墉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绩溪人。初在杭州当学徒,后设银号,经理官库银务。1861年,投靠浙江巡抚王有龄,从上海、宁波运军火粮米接济杭州清军。次年,为左宗棠抗击法国侵略者组织“常捷军”。1866年主持福州船政局“延洋匠、雇华工、开艺局”等事务。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宗棠办理采运,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因有功,授江西候补道,赐黄马褂。1872年左右,代借内外债达一千二百余万两。依仗湘军权势,在江、浙、湘、鄂等地开设当铺二十余处,又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在杭州开设庆余堂中药店,并经营出口丝、茶业。1884年受洋商联合排挤而破产。 ☚ 张光藻 李鸿章 ☛ 胡光墉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初在杭州设银号,经理官库银务。同治五年( 1866 )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曾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代借外债达1 250余万两。在江、浙、湘、鄂等地开设当铺20余处,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在杭州开设庆余堂中药店,并经营丝、茶出口。光绪九年(1883年)底受洋商排挤而破产。 ☚ 李鸿章 陈启源 ☛ 胡光墉1823—1885清末买办资本家。字雪岩。安徽绩溪人。初在杭州设银号,经理官库银务。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杭州清军、被太平军击退。次年,又为左宗棠与法国侵略者组织“常捷军”,从宁波进攻太平军。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建船政局。左宗棠调赴陕甘总督,委他办上海采运局,筹集军饷和订购军火,代借内外债达一千二百万两。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在杭州开设庆余棠中药店,并经营出口丝业,积资近二千万两。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因出口丝赔累破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