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骨头shuǎ gútou“骨”(gǔ)变读。 ❶旧时的一种乞丐, 利用他人买卖开张、办红白喜事等机会,边敲打牛胯骨边唱数来宝讨赏钱。〔例〕如今只有在话剧《茶馆》里可以看到“耍骨头的”了,幕间串场子的大傻杨在裕泰茶馆门前要钱时,就拿着一对牛胯骨,因此人们都称这类讨要的是“耍骨头的”。在每只牛胯骨上镶一排铜铃,手把处缀以红绿绸条,打起来发出哗哗哐哐有节奏的响声。这些乞讨者有几分天才,在天长日久的数唱中,学会即景编词的本领,数起来合辙押韵。(街156) ❷形容人故意顽皮调笑。〔例〕要是偷偷的独自去和她们耍骨头,我砸烂了你的腿!(文四153)∣“我给。 给钱还不行吗? 拿去!”“好小子, 成心跟你姑奶奶耍骨头。少一个子儿。”(祥5)∣(看见了四嫂的新鞋新袜)“哼,打下面看哪,还不认识你了呢!”“别耍骨头!(提着褂子)穿上, 看看长短。”(剧二168) ❸寻衅闹事。 〔例〕借着小额的势力,很在外头欺负人,那些个账户儿,没有一个不怕他的,到了旗营关钱粮,变着法子跟人家耍骨头。(额2)∣说实在的,在北京,大凡沾“耍”字的行当全不是好惹的。“耍骨头”、“耍布人儿”、“耍狗熊”……和那“耍叉”一样,或成了死皮赖脸、不可理喻的代名词,或成了混迹市井, 无所事事者的尊称。 (鬈263) 耍骨头三3954动故意挑逗;捣乱;故意开玩笑。北京官话。北京〖 〗。你怎么老爱~呀?老舍《骆驼祥子》:「车夫们没有跟他~的。」北京顺义。1933年《顺义县志》:「~,故意的不往正道上说话,不望做好了事。」◇ 张天翼《在城市里》:「就这样,十爷似乎存心跟他老二~。」   耍骨头(惯)1 指故意调皮捣蛋。2 指开玩笑。3 指表示亲热。 耍骨头惯❶指故意调皮捣蛋。老舍《骆驼祥子》四章:“他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的。” ❷指开玩笑。老舍《龙须沟》三幕:“丁四:(看见了四嫂的新鞋新袜)哼,打下面看哪,还不认识你了呢!四嫂:别耍骨头!” ❸指表示亲热。老舍《四世同堂》一五:“你要去,必得跟我一道!要是偷偷的独自去和她们耍骨头,我砸烂了你的腿!” 耍骨头1 指在一起玩耍,开玩笑。2 指故意捣乱。 耍骨头shuǎ gú tou;shuǎ gú dou调皮捣蛋。如:车夫们没人敢跟他~。 耍骨头shuǎgǔtou方言词。开玩笑;故意捣乱、调皮捣蛋。老舍《骆驼祥子》:“车夫们没有敢跟他~的。”|刘绍棠《老侠金钟罩》:“‘是他跟你们~,还是你们跟我~?’小头目不问青红皂白,赏他们每人一个嘴巴。” 捣乱 捣乱鼓捣 放水 胡捣 起哄 起轰 调皮捣乱:耍骨头 搞鬼,捣乱:排科 排捏 胡闹,捣乱:鸟乱 从中进行捣乱,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从中作祟 造谣捣乱:放野火 进谗捣乱:谗挠 坏人进行捣乱:逞妖 坏人坏思想捣乱,妨碍事情顺利进行:作祟 坏人或坏思想意识捣乱,起破坏作用:作怪 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兴妖作怪 兴妖作乱 兴妖作孽 兴妖作祟 作怪兴妖 生妖作怪 卑鄙小人上蹿下跳、大肆捣乱:小丑跳梁小丑陆梁 聚众捣乱:闹事 肇事 故意作怪、捣乱:捏怪排科 捏怪排科 故意捣乱:无理取闹 瞎捣乱:混搅 胡搅 聚众捣乱,破坏社会秩序:闹事 肇事 吵乱子 (进行破坏:捣乱)
另见:破坏1 扰乱 搅扰 胡闹 ☚ 捣乱 捣鬼 ☛
不庄重 不庄重佻(佻易) 媟狎 轻末 开玩笑,言行不庄重:耍骨头 亲近而不庄重:狎 媟 邪暱 轻浮,不庄重:鄙嫚 轻薄,不庄重:慢黩 媟嫚 媟慢 嬛薄 浮慢不庄重:蹀躞 ☚ 轻狂 轻薄 ☛ 00010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