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卢卡斯·罗伯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卢卡斯·罗伯特

卢卡斯·罗伯特1937 ~Lucas,Robert M.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199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亚基马市。1959年获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1964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1967年任卡内基理工学院助理教授; 1967~1970年任卡内基理工学院副教授; 1970~1974年任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 1974年起任芝加哥大学教授至今。曾于1980~1982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理事; 1987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副会长; 1997年任经济计量学协会会长。1978年以后他一直是 《政治经济学杂志》 的协作编辑。1995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卢卡斯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理性预期假说的应用和发展。卢卡斯虽然不是理性预期理论的创造者,但却一直是该理论的积极拥护者。他以理性预期概念为基础创立的新古典派宏观经济学对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提出了最有力的挑战。此外,他还为新增长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被公认为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卢卡斯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 “Studies in Business-Cycle Theory”,1981);《理性预期与经济计量学实践》 (1981,与萨金特合编); 《经济周期模式》 ( “Models of Business-Cycle”,1987); 《经济动态学中的递推模式》 (“Recursive Methods in Economic Dynamics”,with N.L. Stokey et al.,1989,与斯托金等合著)等。
1.理性预期假说 理性预期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穆斯 (John Muth) 于1961年明确提出来的。卢卡斯于1972年发表了 《预期与货币中性》 ( “Expectations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 一文,首先将穆斯的假说同货币主义模型结合起来分析; 随后陆续发表论文,对理性预期假说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卢卡斯认为,在预期和现实相互关系的视野内,理性预期和其他预期观点的突出区别在于,理性预期理论家考察的重点是预期和现实行为结果的一致性。因此,理性预期假说就等价于如下命题: 经济行为者主观概率分布等于系统的客观概率分布。由这一命题出发可以导出三个推论: 第一,理性形成的经济变量的预期值个别地会有误差,但它们的均值一般接近于客观的实际值; 就平均而论,理性预期是长期中最准确的预期。第二,为了达到预期的准确性,就必须要求人们充分地利用可以得到的信息,因此理性预期是信息有效利用条件的预期。第三,可以利用的信息当然包括有关的经济理论和模型,因此理性预期也是与相应的经济理论和模型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假说引入经济分析之后,还包括两方面的意义: 其一,该假说说明经济当事人对经济前景的主观估计与客观的经济变动之间存在联系,联系的中介就是当事人形成预期所依据的信息,很显然这种信息不一定是完全的; 其二,该假说认为经济生活中的每个活动者,不论个人还是政府,同样都具有预期能力。
2.宏观经济分析 卢卡斯把理性预期假说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之中,建立了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的理论基础。卢卡斯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吸收了弗里德曼 (M. Friedman) 的“自然失业率” 假说,并把这一概念引入其他经济变量中,他认为在既定的微观经济结构中,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已经形成了理性预期,并据此进行决策和经济活动,因而形成了一种与理性预期相适应的产出、就业和失业水平,即 “自然产出水平”、“自然就业水平”和“自然失业水平”。因此,私人自由竞争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任何旨在使产出、就业和失业水平偏离其自然率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在理性预期和自然率假设的基础上,卢卡斯提出了货币中性论。他认为,由于自然率的存在,货币是中性的。这意味着货币数量的变化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同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是一样的。但是,如果货币数量的变化是规则的、可预期的,它就只会影响产出和就业的名义量,而对其实际量不发生任何作用。因此,规则的货币政策只会影响经济的名义变量,而不会对实际变量发生影响。卢卡斯还运用理性预期和自然率假说,来说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他在“产出—通货膨胀替代的若干国际证据” (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Output-Inflation Tradeoffs”,1973) 等相关论文中指出,凯恩斯主义者所提出的关于失业和通货膨胀互为消长的关系并不存在。因为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当政府实行旨在减少失业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人们会正确地预期到价格的上涨是总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不是相对价格的提高,因而不会增加产品和劳动的供给,政策实行的结果只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卢卡斯还以理性预期假说为基础提出了均衡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信息的不完全性和由此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动与绝对价格变动的混淆是产生经济周期的原因。在他看来,工资和价格的临时性变动导致劳动和产品供给变化,从而引起经济波动,而其持久性的变动则不会导致供给的变化,从而不影响实际变量。卢卡斯的结论是,在存在理性预期的情况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靠“欺骗”公众才能发挥作用。但公众是不会长期受骗的,一旦公众形成了理性预期,则任何政策都无效。所以,政府不要试图运用经济政策来改变产出、就业等实际变量,而应该把最理想的一般物价水平作为惟一的政策目标。
3.新增长理论 卢卡斯也是“新经济增长理论” 的创始人之一。他最早在其1988年发表的代表作《论经济发展机制》 (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文中提出其新增长理论思想。他认为经济增长理论不应仅考虑未来几十年的增长,而应揭示出经济长期增长的机制、源泉; 也不应仅揭示某一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应研究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他在探讨经济增长这一动态主题时十分关注经济增长的微观经济基础。在他看来,现实经济是以不完全竞争为市场条件的,因而出现规模收益递增,这种结果是由于人力资本积累而来的。于是,他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归结为人力资本内生的积累与增长。换言之,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及专业化人力资本不仅能使自身的收益递增,而且还可以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从而使经济增长动态化、长期化。他进一步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间人力资本禀赋的差异通过国际贸易可能得到强化,并形成专业化生产,从而更有助于人力资本禀赋更丰裕国家的经济增长。结果各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必然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 泽尔腾·莱因哈德   维克里·威廉 ☛
000006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