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禽 > 鴗 > 翠鳥 翠鳥 cuìniǎo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攀禽部 > 佛法僧 > 翠鳥1 翠鳥1 cuìniǎo 亦稱“翠碧鳥”、“水狗”、“天狗”、“魚虎”、“魚師”、“翠”。鳥名。翠鳥科。俗稱釣魚郎。狗、虎、師(獅),喻其捕魚猛如獸畜。體長約十五厘米。頭大,體小,尾羽短。頭部藍褐色,有翠藍色横斑,背部翠藍色而有緑色閃光,耳羽棕黄,頦、喉部白色,胸腹部栗棕色。嘴黑,脚與趾紅色。常獨棲於水邊樹枝或峭巖上,伺食魚蝦。分佈全國,為東部、南部常見留鳥。《楚辭·九歌·東君》:“翾飛兮翠曾。”王逸注:“身體翾然若飛,似翠鳥之舉也。”漢·蔡邕《翠鳥》詩:“翠鳥時來集,振翼脩容形。”《文選·左思<;蜀都賦>;》:“孔翠群翔。”李善注引劉逵曰:“翠,翠鳥也。”南朝梁·沈約《郊居賦》:“其水禽則大鴻小雁,天狗澤虞。”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一·魚狗》:“〔釋名〕鴗、天狗、水狗、魚虎、魚師、翠碧鳥。”又〔集解〕:“藏器曰:此即翠鳥也。大者名翠,小者名魚狗。青色似翠,其尾可爲飾。亦有斑白者,俱能水上取魚。時珍曰:魚狗,處處水涯有之。大如燕,喙尖而長,足紅而短,背毛翠色帶碧,翅毛黑色揚青,可飾女人首物,亦翡翠之類。”按,翠鳥與魚狗雖同科同名,其實亦稍有别:大者爲翠鳥,小者名魚狗。 
翠鳥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攀禽部 > 佛法僧 > 翡翠 > 翠鳥2 翠鳥2 cuìniǎ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