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祭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祭服祭祀时所穿的礼服。《礼记·曲礼下》:“无田禄者,不设祭器; 有田禄者,先为祭服。”郑玄注:“祭器可假,祭服宜自有。”《谷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 王后亲蚕,以共祭服。”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統稱 > 祭服 祭服 jìfú 祭祀時穿用之禮服。《禮記·曲禮下》:“無田禄者,不設祭器;有田禄者,先爲祭服。”鄭玄注:“祭器可假,祭服宜自有。”《穀梁傳·桓公十四年》:“天子親耕,以共粢盛;王后親蠶,以共祭服。“《文獻通考·王禮考八》:“古者祭服皆玄衣纁裳,以象天地之色。裳之飾,有藻、粉米、黼、黻。” 祭服jì fú〖名词〗 祭服jì fú祭祀的礼服。《礼记·曲礼》:“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 祭服jìfú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周代视祭礼不同采用不同形制,后世各朝代形制也各不相同。明洪武二十六年定一品至九品的祭服:青罗衣,白纱中单,俱用黑色缘;赤罗裳皂缘,蔽膝,方心曲领;冠带、佩绶同朝服,文武官分献陪祀时服之。若在家用祭服时,三品以上去方心曲领,四品以下去佩绶。《礼记·曲礼》:“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汉郑玄注:“祭器可假,祭服宜自有。”《谷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汉郑玄注:“袆衣画翚者,揄翟画摇者,阙翟刻而不画。此三者为祭服,从王祭先王则服袆衣,祭先公则服揄翟,祭群小祀则服阙翟。”《文献通考·王礼考八》:“古者祭服皆玄衣 祭服 祭服皇帝及百官在举行祭祀大礼时所穿的衣服。清代定制:《清史稿·舆服志》:“祭服:圜丘、祈谷、雩祀,先一日,帝御斋宫,龙袍衮服。届期天青礼服。方泽礼服明黄色,余祀亦如之。惟朝日大红,夕月玉色。王公以下陪祀执事官咸朝服。嘉庆九年 (公元1804年) 定祀前阅祝版执事官服色制,南郊祈谷、常雩、岁暮袷祭、元旦、万寿、告祭太庙,蟒袍补褂,罢朝服。社稷、时享太庙,服补服。十一年,谕郊坛大祀若遇国忌,仍御礼服,礼成还宫更素服。十九年,谕郊祀遇国忌,前一日阅祝版,帝服龙袍龙褂,执事官蟒袍补服。大祀、中祀,帝龙褂,执事官补服。著为令。二十三年,定制大祀斋期遇国忌,悉改常服。中祀则限于承祭官及陪祀、执事官,余素服如故。” ☚ 会试中式贡士冠服 记里鼓车 ☛ 五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黻冕/祎衣/揄狄/阙狄/大裘/鞠衣/素端/黄衣/玄纁/平天冠 ☚ 九筮 五冕 ☛ 祭服祭祀时穿的礼服。《荀子·大略》:“既葬,……设衣不逾祭服,礼也。”祭服又用作丧服,《礼记·丧服大记》:“小敛之衣,祭服不倒,君无襚。大夫毕主人之祭服。亲戚之衣受之,不以即陈。小敛,大夫士皆用複衣複衾。大敛,君大夫士祭服无筭。”国君之祭服必须夫人亲自制作,《国语·楚语下》:“天子亲舂禘郊之盛,王后亲缲其服。”韦昭注:“服,祭服。” 祭服祭祀时所用的礼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