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科学技术计划Meiguo Guofangbu Kexue Jishu Jihua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美国国防部为武器装备发展奠定技术基础的科研计划。简称科技计划。它相当于中国国防科研中的预研计划。美国国防预算中的6.1类(基础研究)、6.2类(探索性发展)和6.3A类(先期技术发展)属于科技计划范畴,它们都尚未与具体武器系统研制计划挂钩,是型号研制前的预研活动。美国国防部1996年公布的科技计划的目标是:发展高新技术,奠定新武器装备研制工作的技术基础,为解决中远期国家安全问题提供技术备选方案,以期保持军事技术优势。该计划更加强调技术、产品和工艺协调发展,经济可承受性,使用寿命更长的武器系统,以及嵌入新技术。
美国国防部科技计划的指导原则是:
❶促进军用技术迅速、协调地发展,迅速转化为武器系统,确保满足联合作战的需要。将有希望的概念纳入研制计划,将新技术纳入现役系统,防止技术突袭;
❷加强工业基础,尽可能采用相同的技术和工业基础生产军品和民品,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向重点技术投资;
❸降低采办和全寿命费用,采用最佳商业惯例、标准技术、产品和规程,改进制造工艺,利用仿真技术进行鉴定、评价、分析、优化和试验;
❹促进基础研究,增进可以形成未来作战能力的基础科学知识;
❺确保质量,以足够的资金确保一流的人才、设施和设备,鼓励创新和协调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科技计划中各类工作的主要任务与特点是:
❶基础研究。认识基本物理过程的性质,增长知识,为新原理、新概念和新方法在日后的军事应用寻求科学依据。这类研究多属远期项目,成果一般以书面形式发表。重点研究学科包括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材料学、力学、海洋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大气和空间科学、生物学与医学、能源科学和数学等12个领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处理、电子/光电系统、高性能计算、材料合成/加工、能量转换和化学战与生物战防御等方面;
❷探索性发展(应用研究)。探索科学研究成果(新原理和新方法等)在军事上应用的可能性和技术可行性。这类研究多属中期项目,带有明显的解决军事问题的目标,成果以试验用的元部件等实物样品为主。1996年度公布的国防技术领域包括:航空平台,生化防御与核技术,信息系统与技术,地面车辆与舰艇,材料与制造技术,生物医学,传感器,电子设备和作战空间环境,航天平台,人机系统和武器;
❸先期技术发展。制造供试验用的部件或分系统,并通过实物演示验证新技术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作战方案。这类研究一般属近期项目或带有型号背景的项目,但尚未进入型号研制阶段。它是从“技术基础”通向全面工程研制的桥梁。美国国防部1996年公布的《国防科技战略》要求加强先期技术演示验证和先期概念技术演示验证,以适应冷战后新的国防采办策略(多研制少生产)和将技术迅速转化为军用的需要,重点满足12种联合作战能力的需求,即信息优势,精确打击力量,战斗识别,联合战区导弹防御,城区军事行动,联合战备,联合反雷,电子战,信息战,化学和生物战剂探测,实时后勤控制,反扩散。
美国国防部科技计划的决策者和总管是国防研究与工程署署长。计划项目由各军种/业务局的科研主管部门根据“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原则以及预算限额按年度提出,上报国防研究与工程署审定;获准后,由提出单位负责实施。其经费按项下达,专款专用。研究项目的承担者是军内科研单位、大学和工业界;它们相互配合,各有侧重,构成落实科技计划的三支劲旅。
1997财年,美国三军/业务局投资于科技计划的总费用为59.24亿美元(不含基础研究投资),其中国防技术任务经费为31.32亿美元,占53%,联合作战科学技术计划为14.81亿美元,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