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常1875—1944
字子经,号心井、邈园,室名自怡悦斋、蟫隐庐,浙江上虞人。罗振玉堂弟。一生穷愁潦倒,漂泊四方。辛亥革命后,随叔兄东渡日本,侨居数载。回国后寓居上海,以笔墨自娱。儿时尝学诗,既壮而悔之,尽弃其稿。后致力于词。其论词讲求“凝”、“大”、“拙”,以为“能凝故不浮”,“能大故不弱”,“能拙故不雕”,以意到辞随,“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为最高境界。著有《颓檐词》二十首,乃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宣统二年(1910)间旅沪所作;《浮海词》二十首,乃侨居日本所作;《旗亭词》二十五首,乃归国后寓上海时所作。自编为《徵声集》,民国十年(1921)于上海蟫隐庐用仿宋聚珍字铸板印行。有自序并秦遇赓序、跋,评曰:“哀时念乱,追往伤来,以阳春(冯延巳)、六一(欧阳修)之缠绵,写麦秀、黍离之感慨,读之顾能不悲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