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网漏吞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网漏吞舟

网漏吞舟wǎnɡlòutūnzhōu

┃┃━━ 网,法网;吞舟,吞舟之鱼,借指巨奸大恶。“网漏吞舟”比喻法令不严,重大犯罪可逃避法网。宋·陆游《贺谢枢密启》:“网漏吞舟,示太平之宽大;云兴肤寸,泽庶物之枯焦。”

☚ 网开三面   赤墀 ☛

网漏吞舟

比喻刑法宽疏。《晋书·郤诜传》:“贪鄙窃位,不知谁升之者?兽兕出槛,不知谁可咎者?网漏吞舟,何以过此! ”
●《史记·酷吏列传》: “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觚(gu):棱角,棱形。圜(yuan):同“圆”。雕: 同 “凋” ,弊也。朴: 质朴。网漏: 比喻法网疏阔。吞舟:指大鱼,比喻大奸。烝烝: 淳厚貌。汉初立法简约,法网疏阔,大奸也能逃脱罪罚,而天下却得到大治。

网漏吞舟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huan),斲(zhuo,砍)雕以为朴,网漏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zheng),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释义】 汉代初期,废除秦的严刑密法,法网宽大,网眼大得连吞下舟的大鱼都能漏过,但天下仍很太平。后以此典指法律宽大;或指刑法太宽,使应惩办的罪犯漏网。
【例词】 漏吞舟 吞舟鱼 吞舟是漏 漏网 漏鱼 网漏吞舟 鱼失吞舟 漏鲸
【用例】
〔漏鲸〕 宋·梅尧臣《次韵答黄介夫》:“大君设时网,广海无漏鲸。”
〔漏吞舟〕 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宁容网目漏吞舟,谁能烹鲜作苛碎?”
〔吞舟是漏〕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网漏吞舟〕 宋·陆游《贺谢枢密启》:“网漏吞舟,示太平之宽大。”

网漏吞舟wǎnglòu-tūnzhōu

网: 渔网,比喻法网。吞舟: 吞舟之鱼,借指巨奸大恶。源自《史记·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刘邦出身行伍,读书不多。但他对孔子所说的礼刑并用却很推崇。他以为,如果单是用法令引导百姓,用刑罚矫正人们的行为,就会使百姓只求免于刑罚而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感化他们,用礼仪规范他们的行动,就会使百姓既遵守法令,又有羞耻之心,向正当的方向发展。刘邦遵从儒家的这一观点,一入关便“约法三章”;当皇帝后,又大胆改革国家的法律制度,使法令由繁苛归于单纯自然。司马迁对此评论说: 律令的宽简,好像是可以漏掉吞舟大鱼的网一样,使官吏们治事淳朴而敦厚,既不弄奸捉邪,也不贪赃枉法。由此,百姓们安居乐业,都称赞是一个开明的时代。
后人由此简化作“网漏吞舟”一语,用以比喻法网不严而使重大的罪犯得以逃脱,这与本义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变化。

网漏吞舟wǎng lòu tūn zhōu

大鱼漏网。《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圆,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致于奸,黎民艾安。”后用“网漏吞舟”比喻法令不严,重大罪犯消遥法外。《宋书·沈攸之传》:“泰始开辟,网漏吞舟。”也作“吞舟是漏”。《南史·陈庆之传》:“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也作“吞舟漏网”。清·王夫之《续通鉴论·秦始皇》:“宽斯严,简斯定,吞舟漏网,而不敢再触梁笱者何也?”参见“吞舟之鱼”、“漏网之鱼”。

法律

法律

法(法辟;法理;法辟;金法) 律(律法;程律;科律;定律;刑律)典(权典) 刑名 金科
法律系统:律贯
法律、法令和礼乐制度的统称:典章文物
法律和政令:法政
法律与诏令:科诏
以天为法:则天
法律虚伪不合理:窃钩窃国
法律过于宽疏:禁网疏阔
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网漏吞舟
(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行为准则:法律)

☚ 法规   各种法律 ☛

处罚

处罚

处(处分;处理;处置;处制) 罚(罪罚;科罚;诛罚;谪罚) 惩(惩乂;惩艾;惩刈;惩创;惩办;惩治;惩罚;惩处;惩罪;惩膺)谪(谪治;谪罪) 治(处治;讨治;除治) 办(办理) 戮 责(罪责;诛责) 诛 发脱
惩罚,处罚:谪罚 适罚 谪罚
处罚与奖励:刑赏
惩治悖逆:讨悖
惩处残暴邪恶势力:惩残创酷
天的惩罚:天讨
 上天诛罚:天诛 天罚
帝王暴怒时给臣下的惩处:雷霆之诛
冥冥之中的惩罚:阴罚
查问惩办:诛诘 按治
审问惩办:讽责
声讨惩处:诛惩
督察处罚:纠逖 纠罚 纠治
训责惩处:训罚 训谪
攻击惩治:攻罚
弹劾处罚:弹治参办 参罚
逮捕并惩处:捕处
严厉惩办:严办
行贿和受贿得处以同样的刑罚:与受同科
对有罪者迟迟不处罚:稽罪
应当加罪而迟迟不处治:悬罪
受到庇护的坏人难以惩处:器鼠难投
逃脱处罚:逸网
 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逍遥法外
 罪大者逍遥法外:吞舟是漏
 法网疏宽,大奸得脱:网漏吞舟
(对犯错或犯罪的人加以惩治:处罚)

另见:给予 违法 犯罪 罪犯 惩治 查办 受罚

☚ 处罚   处罚坏人 ☛
网漏吞舟

网漏吞舟

《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后以此典指刑法疏宽,使大罪犯逃脱。唐·元稹《处分幽州德音》:“由是网漏吞舟,视盗不谨,寇羯乘衅,勃为妖氛。”宋·陆游《贺谢枢密启》:“网漏吞舟,示太平之宽大;云举肤寸,泽庶物之焦枯。”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 王乔控鹤   危于累卵 ☛

网漏吞舟wǎng lòu tūn zhōu

the meshes of the law are so large that a whale could slip through
❍ 汉兴, 破觚而为圜, 雕而为朴, 网漏于吞舟之鱼, 而吏治烝蒸,不至于姦,黎民艾安。(《史记·酷吏列传》) At the start of the Han Dynasty,smoothness was preferred to sharp angles,simplicity to ornamentation. A whale could have slipped through the net of the law! Yet the law officers were honest and uncorrupted,while the people lived in peace.

网漏吞舟wang lou tun zhou

the meshes of the net are so large that a whale could slip through—the laws are too lax

网漏吞舟wǎnɡ lòu tūn zhōu

网眼太大,把能吞船的大鱼漏掉了。比喻法令太宽,致使坏人漏网。the decrees is so wide that evildoers escape, the meshes of the law are so large that a whale could slip through

网漏吞舟wǎng lòu tūn zhōu

【解义】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指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大恶。指网眼太大,把能吞舟的大鱼漏掉了。比喻法令太宽,致使作奸犯科者可以钻空子,逃脱法律的制裁。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含贬义。
【例句】如果对这些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不坚决镇压,人民就会指责我们~。

网漏吞舟wǎng lòu tūn zhōu

网里漏掉了吞舟的大鱼。比喻法令疏宽,漏掉了大奸。“网”,鱼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史记·酷吏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网漏吞舟wǎnglòu-tūnzhōu

《史记·酷吏列传序》:“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圜(yuán):同“圆”。烝烝:宽厚的样子。艾安:太平安定。“网漏吞舟”意思是鱼网眼子稀疏,可以漏掉能吞舟的大鱼。比喻法网宽疏。后以指法令不苛严,使重大罪犯得以逃脱。参见“破觚为圆❶”“斫雕为朴❶”。

网漏吞舟wǎng lòu tūn zhōu

解释 吞舟:能吞舟的大鱼。比喻法令太过宽疏,以至于罪大恶极者逍遥法外。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斵(zhuó)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序》开头说:“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约束人民,人民虽然会免于犯罪,内心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制来约束人民,人民不但会有羞耻之心并且会逐渐走上正道。’老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不表现出德,因此而有德,德行低下者总想不失掉德,却因此没有德,法令繁多而严酷,盗贼也就越多。’这些话讲得真对啊!法令是政治的工具,却不是导致政治清明或污浊的根源。从前天下的法网非常严密,可是奸邪狡诈不断发生。这种情况发展到极点时,就会上下互相欺骗,以至于国家衰败。汉代开始,高祖破除秦代的严酷法令,只跟老百姓约法三章,所以刑法简约,就像把方正的棱角变为圆型,把器物上雕刻的花纹削除而回归质朴。汉代的法律宽松得可以漏掉能吞舟的大鱼,可是官吏的成绩宽厚笃睦,不至于有奸诈的行为,黎民百姓安定太平。由此看来,治理国家在于宽厚仁德而不在于酷刑峻法。”
例句
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竟然出现网漏吞舟的现象,实在应引起法制工作者的反思。

网漏吞舟wǎnɡ lòu tūn zhōu

网眼太大,漏掉了能吞下舟船的大鱼。比喻法网宽疏,致使罪大恶极者漏网,逃脱惩罚。

网漏吞舟wǎnɡ lòu tūn zhōu

【解义】 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指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大恶。指网眼太大,把能吞舟的大鱼漏掉了。比喻法令太宽,致使作奸犯科者可以钻空子,逃脱法律的制裁。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含贬义。
【例句】 如果对这些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不坚决镇压,人民就会指责我们~。

网漏吞舟wang lou tun zhou

网:鱼网。吞舟:吞舟的大鱼。网眼稀疏得足以漏掉可以吞舟的大鱼。比喻法令不严,使巨奸大恶得以逃脱法网。
【近】 网开一面法外施仁
【反】天网恢恢一网打尽

【网漏吞舟】wǎng lòu tūn zhōu

网眼稀得把吞舟的大鱼都漏掉了。比喻法令太宽,致使罪恶极大的坏人也漏网。网:鱼网,借指法网。吞舟:指能吞下小船的大鱼,比喻大坏蛋。

网漏吞舟wǎnglòu-tūnzhōu

〔主谓〕 网漏,借指法网疏宽;吞舟,吞舟之鱼,借指巨奸大恶。网眼稀得把吞舟的大鱼都漏掉了,比喻法令不严,重大罪犯得以逃避法网。语本《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宋书·沈攸之传》:“泰始开辟,~。”宋·陆游《贺谢枢密启》:“~,示太平之宽大;云光肤寸,泽庶物之焦枯。”
△ 贬义。多用于描写法令太宽致使坏人漏网。
【近义】漏网之鱼
〖反义〗天罗地网

网漏吞舟wǎng lòu tūn zhōu

网:鱼网,喻法网。吞舟:吞船之鱼,喻指巨奸大恶。比喻法制不严,重大罪犯能逃脱法网。《宋书·沈攸之传》: “泰始开辟,网漏吞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