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为政以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为政以德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一)
 注释
 ①北辰:北极星。
 【译文】
 孔子说:“施行仁政、德治,就会像北极星那样,稳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众多星星环绕着它。”
 感悟
 儒家主张德治,其实质就是人治;它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法制社会的今天,我们实施的是德法兼治、法治为主。

为政以德 - 可可诗词网

为政以德

[二·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鉴赏〕 这里的“共”同“拱”。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他认为统治者的个人行为和治国的大小举措都应当合乎道德,这样,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的方位,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运行。

与地球相对而言,北极星的位置是不变动的,但是天空无数星球却有条不紊地围绕着它运行,孔子仰望这一天象,心想人间的统治秩序如能这样就好了。他用北极星的隐喻表达一种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希望用北极星的隐喻,告诉统治者不要自作聪明,抛弃礼制,胡作非为。无为而治是孔子的一贯的政治理想,他曾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这两种说法如出一辙,都反映了孔子反对君主个人予智予雄、惟我独尊、任性妄为、专制独裁的作风。

北极星没有依靠任何有形的力量来强使群星以自己为中心分布、旋转,同样,治国者的权威也不能依靠有形的物质力量,如武力或权力来加强,而应当靠无形的崇高的精神来维护。孔子始终认为,行政的压服和法律的强迫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只有德行才能真正地感化人、教育人,才能获得他们的由衷的信任和支持。有一次鲁国的执政季康子在同孔子讨论政治问题的时候说,如果杀死无道的人,以促使人民走正确的道路,这样做好不好?孔子当即批评他说,您治理国家何必杀人呢?您如果想做善事,老百姓也是会效法您做善事的(《颜渊》)。在他看来,治国最有效的手段、维持社会秩序的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行政命令,不是法律的惩罚,而是德。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德不限于伦理道德的范围,而是指高尚的精神、卓越的人格,是人的内在的品性,而不只是外在的行为准则。孔子曾经以良马为譬说明何为德。他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显然,良马无仁义孝悌等伦理道德可言,这里德与“力”(即才能)对言,当指致使良马日行千里的那种不畏险阻、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非凡的精神力量。“为政以德”不仅要求统治者个人处理家庭关系、君臣关系以及在个人的生活中要遵循道德准则,还包括为国家和政府确立精神基础和价值导向,就是以崇高的精神价值,即用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教育全体官吏和全体人民,要用以民为本的政治观念和富民、惠民等政策来作为政府的施政纲领。此外,统治者还要在处理政务中以自己的卓越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向全体人民显示一种人格典范。这种德实际上就是现代政治语汇中的“软实力”的概念,在孔子看来,重视软实力的作用,为政以德,治国者就占领了道义的制高点,就能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令而行,具有首领、领袖的风范,自有臣服、统率万众的伟大力量,社会也就能长治久安,一个国家才能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也才会具有向外界传输精神和道德能量的辐射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是世界上最早强调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强于硬实力的思想家。


为政以德 - 可可诗词网

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

用道德治理国家。指德治是施政的重要举措。《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例】一个社会、一个政权,如果腐败不堪,那么它不但不能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相反,它会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而也就成为人民仇视和试图推翻的对象,而为政以德,则会激发国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不能不归功于统治者重视“德治”。(冯春明《市场经济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为政以德 - 可可诗词网

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

鉴 赏

这里的“共”同“拱”。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他认为统治者的个人行为和治国的大小举措都应当合乎道德,这样,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的方位,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运行。

与地球相对而言,北极星的位置是不变动的,但是天空无数星球却有条不紊地围绕着它运行,孔子仰望这一天象,心想人间的统治秩序如能这样就好了。他用北极星的隐喻表达一种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希望用北极星的隐喻,告诉统治者不要自作聪明,抛弃礼制,胡作非为。无为而治是孔子的一贯的政治理想,他曾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这两种说法如出一辙,都反映了孔子反对君主个人予智予雄、惟我独尊、任性妄为、专制独裁的作风。

北极星没有依靠任何有形的力量来强使群星以自己为中心分布、旋转,同样,治国者的权威也不能依靠有形的物质力量,如武力或权力来加强,而应当靠无形的崇高的精神来维护。孔子始终认为,行政的压服和法律的强迫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只有德行才能真正地感化人、教育人,才能获得他们的由衷的信任和支持。有一次鲁国的执政季康子在同孔子讨论政治问题的时候说,如果杀死无道的人,以促使人民走正确的道路,这样做好不好?孔子当即批评他说,您治理国家何必杀人呢?您如果想做善事,老百姓也是会效法您做善事的(《颜渊》)。在他看来,治国最有效的手段、维持社会秩序的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行政命令,不是法律的惩罚,而是德。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德不限于伦理道德的范围,而是指高尚的精神、卓越的人格,是人的内在的品性,而不只是外在的行为准则。孔子曾经以良马为譬说明何为德。他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显然,良马无仁义孝悌等伦理道德可言,这里德与“力”(即才能)对言,当指致使良马日行千里的那种不畏险阻、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非凡的精神力量。“为政以德”不仅要求统治者个人处理家庭关系、君臣关系以及在个人的生活中要遵循道德准则,还包括为国家和政府确立精神基础和价值导向,就是以崇高的精神价值,即用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教育全体官吏和全体人民,要用以民为本的政治观念和富民、惠民等政策来作为政府的施政纲领。此外,统治者还要在处理政务中以自己的卓越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向全体人民显示一种人格典范。这种德实际上就是现代政治语汇中的“软实力”的概念,在孔子看来,重视软实力的作用,为政以德,治国者就占领了道义的制高点,就能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令而行,具有首领、领袖的风范,自有臣服、统率万众的伟大力量,社会也就能长治久安,一个国家才能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也才会具有向外界传输精神和道德能量的辐射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是世界上最早强调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强于硬实力的思想家。

为政以德

用道德治理国家。指德治是施政的重要举措。《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例】一个社会、一个政权,如果腐败不堪,那么它不但不能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相反,它会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而也就成为人民仇视和试图推翻的对象,而为政以德,则会激发国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不能不归功于统治者重视“德治”。(冯春明《市场经济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为政以德

孔子主张“德治”的法律思想。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孙子提倡“为政以德”的“德治”,重视道德感化作用和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相对轻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对后来儒家法律思想特点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为政以德

孔子法律思想用语。用道德治理国政。《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源于周公“明德”的思想。对儒家学派 “德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为政以德

孔子和儒家提出的仁政思想。语出《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不仅要用刑罚禁令,更要运用道德教化的手段。用道德教化来实行统治,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方位,群星都环绕在它周围,长治而久安。孔子总结了历史上的统治经验,又有鉴于当权奴隶主的暴虐统治,指出:“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为政》中还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目格。”在孔子看来,用行政刑罚的办法治理人民,人民只是暂时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而用“德化”和“礼治”的办法治理人民,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且不犯过失。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端正自己的行为、以德正人。孔子在回答季康子问政时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孔子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个思想对于劝戒统治者不要横征暴敛,减轻人民的负担,具有积极意义。后来孟子发挥孔子德政思想,提出仁政、王政,要求统治者以自己的不忍人之心推及天下,省刑罚,薄税敛,设庠序之教,以礼义治民。这种思想一直为后世统治者和道德学家们所重视,影响深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