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缺胯袄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缺胯袄子quēkuàǎozi下摆长度不一的上衣。武士冬服。始于隋而兴于唐。其制与普通袄子类似,唯胯部被裁缺一块,着之以便骑马。所用颜色及图纹均有规定,以示职别等差。五代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隋文帝征辽,诏武官服缺胯袄子,取军用,如服有所妨也。其三品以上皆紫。至武德元年,高祖诏其诸卫将军,每至十月一日,皆服缺胯袄子,织成紫瑞兽袄子……至今不易其制。”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缺襟袍,袍之右襟短缺,以便于骑马者也,行装所用。然实起于隋文帝之征辽,诏武官服缺胯袄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