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假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假道 借路。 晋献公欲攻打虢国,从晋至虢,必经虞国。大夫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请求用屈地所产的好马及垂棘所产的好玉贿赂虞国,以便借路。)此二物是晋国之珍宝,献公不愿送出。另外,虞国有贤臣宫之奇,献公怕此谋被他识破。荀息说:此二物只是暂时寄放在虞国而已。宫之奇虽然明达,正因为明达,说话就简略,且从小在宫中同虞君一起长大,而虞君昏庸贪婪,宫之奇的话肯定听不进去,不足为虑。于是,献公乃用荀息之谋向虞国借路,虞君果然应允,并且主动请求一道攻打虢国。 献公会合虞师灭虢,五年后又吞灭虞国,取回良马、美玉。(《左传·僖公二年》,并参见《穀梁传·僖公二年》)后引申为:借助于……。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并有发展。 ❶ 借路。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秦国这次派遣使臣到韩国来的意思,一面是来报聘,一面是想假道。”《成都晚报》:“库党伊境立足,土军假道追击。伊拉克谴责土耳其入侵。” ❷ 借助于……。 朱光潜《诗论》第六章:“诗是直接打动情感的,不应该假道于理智。” ❸ 指“途经(某地)”。《中国青年报》:“4月19日,三十九名高中生从长春出发假道天津赴日本国谋取求学之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