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茶树品种varieties of tea inBurma所栽植的茶树多为乔木或小乔木型的大叶类品种,仅北部茶区混有一些叶片较小的茶丛。在现有栽培品种中, 除中国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外, 主要是当地土种,根据郭元超在缅甸考察报告,其品种名称和性状如下: 掸部型大叶种 产于掸部高地的有性群体, 亦称缅甸及掸部种。广泛分布于掸邦各地, 是缅甸中部茶区的主要栽培品种, 乔木或小乔木型。其群体组成可分为两个类型: 南坎型群体 树高约2~3米,树幅2米左右,树冠多呈半开展状, 分枝略低, 第一层分枝约离地10~30厘米之间, 枝条稍密, 且较粗硬, 叶片多呈水平或略向上生长,大叶类, 叶长12~23厘米之间, 叶宽4.6—9.3厘米, 叶形多样, 有椭圆、卵圆、披针状或长椭圆形, 前端多渐尖而长或略突尖, 叶基多半锐斜或渐斜; 叶面淡绿或暗绿, 缺乏光泽而带粗糙, 叶肉较厚尚软, 叶片一般平展略具肋骨状, 叶缘多为波浪状,锯齿多半细浅稍密,31~80对, 每厘米边长平均有2.9~3、2个锯齿,侧脉较密而暗, 10~16对, 芽梢毫少, 紫芽较多,一芽三叶嫩梢长9.5~15.8厘米。主要分布于掸北的南坎山地以及掸南的孟萨和北部茶区的密支那等地, 是掸北绿茶的主要加工品种。 南山型 一般树势直立高大, 高2~4米, 幅1~2米,多为小乔木型,主干明显, 第一层分枝高度在10~50厘米之间, 枝条略疏, 叶形多为椭圆或长椭圆, 叶长12~22.5厘米, 叶宽5.4~8.8厘米, 先端多略突尖基部多渐斜或稍钝, 叶面淡绿或浓绿, 具光泽, 叶肉较厚, 叶片平展, 略具肋骨状, 边缘无波浪状, 锯齿较南坎型细密, 38~70对, 每厘米边长平均有3.4~4.0个锯齿。侧脉较密暗, 平均11~13对,芽梢绿色,毫很少, 标准一芽三叶梢(夏梢)长12.5~16厘米, 主要分布在南山以及腊戌附近, 在东部茶区的户邦与大其力等地亦有少量分布。 葡萄种 为缅北葡萄地区的土种,树势较矮小,高度为1~2.5米, 幅度为0.5~1.5米, 分枝离地约10厘米, 属小乔木型。枝条型硬, 较密,多直立生长, 叶片水平着生或略向上。叶长5.0~15.2厘米,宽2.3~6.4厘米。叶形多为椭圆或倒披针状, 前端多突尖或渐尖。基部多锐斜或渐斜, 叶面多平展或略向内折。叶色浓绿或淡绿, 尚油亮, 叶肉较厚, 叶缘多呈波浪状, 锯齿细利而密, 25~57对, 平均40~44对, 每厘米边长平均有4.0~4.5对,侧脉尚明或稍暗,平均10~11对, 芽梢多绿色少毫, 梢数多,但较细小,标准一芽三叶梢长13~17.5厘米。该品种与瓦特所介绍的那加山种极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