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伎赋
辞赋名篇。唐代胡嘉隐作。《文苑英华》、《全唐文》见载。《唐语林》卷五曰:“明皇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御楼设绳技。技者先引长绳,两端属地,埋鹿卢以系之。鹿卢内数丈,立柱以起,绳之直如絃,然后技女自绳端摄足而上,往来倏忽,若望飞仙。有中路相遇,侧身而过者;有著履而行,从容俯仰者;或以画竿接胫,高六尺;或蹋肩蹋顶,至三四重。既而翻身直倒至绳,还往曾无蹉跌,皆应严鼓之节,真可观也。卫士胡嘉隐作《绳伎赋》献之,词甚宏畅,上览之大悦,擢拜金吾卫仓曹参军。”作品以古赋形式,描写了绳技技艺的高超和观众的叹赏,多用比喻,想象丰富,结尾云“将顺其美,来娉婷,去轻盈,奇伎兮忽还天上而不可见,绳绳兮道之远兮不可名”,既赞扬了绳技之出神入化,又富于哲理。唐人写技艺的作品不少,但多用律赋,受程式限制,不便展开描写,因而多写得较抽象,欠生动。写得好的,是薛胜的《拔河赋》和这篇《绳技赋》,都用古赋形式。但命意之高,境界气氛描摹之逼真,此篇又在《拔河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