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温(193—230)

三国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惠恕。名士张允子。少修节操,善文辞论辩,顾雍赞以当世无匹。孙权征召加礼,拜议郎、选曹尚书,迁太子太傅。年三十二以辅义中郎将使蜀,称美蜀政,为孙权所忌。黄武三年(224 年)以被诬交结尚书暨艳罢斥,弃用终身。著有《三史略》。

张温

张温

古代官吏传说。见梁元帝萧绎撰《金楼子》卷五。相传吴国遣张温聘蜀,百官皆为之接风,只有秦宓未往。诸葛亮一再催他。张温问:“他是什么人?”诸葛亮说:“益州学者也。”后来秦宓至,张温问宓:“君学乎?”宓说:“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温又问:“天有头乎?”宓答:“有之。”温问:“何方?”宓曰:“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若无耳,何以听之。”温又问:“天有足乎?”宓答:“‘天步艰难,之子不忧’,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问:“天有姓乎?”宓答:“姓刘。”温说:“何以然也?”答曰:“今天子姓刘,故以知之。”温又说:“日生于东乎?”宓答:“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 金楼子   秦王求桑椹 ☛

张温

❶张温。五代魏州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人。字德润。初仕朱温,为步直小将,改崇明都校。后梁贞明初,从刘讨蒋殷,为左右捉生都指挥使。后为后唐庄宗俘获,用为永清都校。历武州刺史、山后八军都将。从庄宗袭契丹,收新州(今河北涿鹿)。历银枪效义都指挥使、武州刺史、右龙武统军、云州节制。清泰初,屯兵雁门,逐契丹出塞。后移镇晋州。病卒。
❷张温(? —1393)明初将领。原籍不详。至正十五年(1355年)随朱元璋渡江,授千户,积功,官至天策卫指挥佥事。洪武元年(1368年)从徐达军收中原。次年,克陕西,攻下兰州而守之。因击退扩廓帖木儿的围攻,擢大都督府佥事。不久,又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四年(1371年)曾从征云南,多立功。十一年(1378年)副将会王弼讨西羌。次年论功封会宁侯。十三年(1380年)署理河南军务。二十年(1387年)帅师讨纳哈初有功。后以居室器用僭上获罪。二十六年(1393年)因兰玉案被株连致死。

张温

❶(?~1393)明初将领。初从太祖渡江,积功至天策卫指挥佥事。洪武初驻守兰州,以少数兵力击退元军的重重围攻。太祖称为奇功,擢大都督府佥事。其后,随傅友德伐蜀,同王弼等征讨西羌,论功封会宁侯。后坐蓝玉党罪被杀。
❷(?~935)五代时后唐将领。字德润,魏州魏县(今属河北)人。始事后梁为小将,贞明初进都指挥使。后降唐,从袭契丹于幽州,历武州、蔚州刺史。天成间,历振武、昭武留后,利州节度使。清泰初,屯兵雁门,逐契丹出塞,复移镇晋州而卒。

张温

❶东汉末年臣。字伯慎,穰(今河南邓县)人。少有名誉,累登公卿,封互乡侯。太史奏言有大臣诛死,董卓取温笞杀于市以厌之。

❷(193—229)字惠恕,三国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孙权初拜其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黄武二年使蜀,通之于好。孙权因其颂蜀及声名太盛,以他事中伤之,免官,后六年病死。

❸五代人。字德润,魏州人。初仕朱温为步直小将,改崇明都校。贞明(915—920)初,改左右捉生都指挥使。后唐庄宗李存勗伐邢台,获张温,用为永清都校,历武州刺史、山后八军都将。后历银枪效义都指挥使,再任武州刺史。同光 (923—925) 初,改授尉州刺史。天成 (926—929)初,历振武、昭武留后,寻授利州节度使,入为右卫上将军。复授洋州节度使、右龙武统军,改云州节制。清泰(934—936)初,屯兵雁门,逐契丹出塞,移镇晋州,婴疾而卒。

张温193—227

字忠恕。三国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江东著名士族。仕吴,官至太子太傅。曾助孙权进攻山越。才学为诸葛亮、顾荣等所重,然华而不实。名望为孙权所忌,借故除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