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绳shéng

❶绳子。《小雅·采绿》三章:“之子于钓,言纶之绳。”郑《笺》:“我当从之为之绳缴。”孔《疏》:“钓竿之上须绳,则己与之作绳。”
❷施工用来取直的准绳。《大雅·绵》五章: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毛《传》:“言不失绳直也。”朱熹《集传》:“绳,所以为直。凡营度位处,皆先以绳正之,既正,则束版而筑也。缩,束也。载,上下相承也。”
❸继续,继承。《大雅·下武》五章:“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朱熹《集传》:“绳,继。武,迹也。言武王之道昭明如此,来世能继其迹,则久荷天禄而不替矣。”

☚ 绲   绳绳 ☛

读音sh·eng(ˊ),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食陵切,平,蒸韵。
❶麻绳;绳子。
❷约束;制裁。如:绳之以法。
❸标准;法则。
❹木工用的墨线。
❺继续。
❻姓。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m·in(ˇ),为i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弭尽切,上,准韵。
❶[绳绳]众多貌。张铣注:“绳绳,皆众也。”
❷[绳绳]无边际貌;连续不断貌。《集韵》:“绳绳,无涯际貌。”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ing(ˋ),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以证切,去,证韵。
❶草结籽。郑玄注:“含实,曰绳。”《周礼·秋官》:“秋绳而芟之。”

上一条: 下一条:

〔sheng〕 ghob hleat; 麻~。hleat nos.
绳墨 〔sheng mo〕 hleat melxanb.
绳索 〔sheng suo〕 ghob hleat。
绳子 〔sheng·zi〕 ghob hleat.

{}5862定睛细看。闽语。福建厦门〖〗。共伊~者‖两个对~。木工、泥水工取直线用的细绳子。闽语。福建厦门〖〗。牵~。拉船的绳子。吴语。浙江温州〖〗。用竹篾做的织布用具。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相当于「捆」。胶辽官话。山东长岛〖〗。一~海带。

〈隐〉旧时江苏连云港戏剧界指数目六。参“条、思、称、治、模、绳、纠、爬、艾、秃千子”。

绳繩shéng

❶绳子。
❷标准;规矩
 △ 准~。
❸矫正;约束;制裁
 △ ~正∣~之以法。
❹姓。

绳shéng


绳繩

❶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长条状物:~子︱~索︱~梯︱~墨︱麻~︱钢~︱纸~︱线~︱头~︱缆~︱缰(jiang)~︱准~︱爬~︱跳~︱结~︱~锯木断︱~捆索绑︱不中(zhong)~墨。
❷制裁;约束:~之以法。
❸继续:~其祖武。

绳shéng

❶ 绳子,用草、毛、麻等拧成的条状物:草绳│晾衣绳。
❷ 标准,规矩:准绳。
❸ 纠正,限制,惩罚:绳之以法。
❹ 姓。

绳shéng

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墨线。《九叹·离世》:“不枉绳以追曲兮。”意即不能改变自身正直的本性去追求邪曲。

绳shéng

见“绳墨”。

绳sheng

绳尺 绳技 绳结 绳墨 绳索 绳梯 绳子 绳祖 翻绳钢绳 火绳 缰绳 缆绳 麻绳 纤(qian)绳 跳绳 头绳 线绳 准绳走绳 钢丝绳 毛线绳 绳锯木断 绳捆索绑 绳之以法 无绳电话

绳shéng

绳子:好一个整齐的风筝,不知是谁家放断了~,拿下他来。(七十·1714)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生產部 > 木工用具 > 繩
繩  shéng

亦稱“繩墨”、“纆徽”。木工用以打直綫及校正曲直之工具,即今之墨線。《書·說命上》:“惟木從繩則正,后從諫則聖。”《孟子·盡心上》:“大匠不爲拙工改廢繩墨。”《荀子·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唐·韓愈《送區弘南歸》詩:“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宋·李誡《營造法式》卷二:“立者垂繩取正。”

绳shéng

〖名词〗
绳子(2)。《贾谊过秦论上》: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然而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作窗、用绳子拴门轴的贫苦人。《祭鳄鱼文》: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用网绳捕,用利刃刺,来消灭成为百姓大害的虫蛇一类恶物。


绳shéng

〖动词〗
约束(2)。《张益州画像记》: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用约束盗贼的法律约束他们。

绳繩shéng

❶ 绳子。《孔雀东南飞》:“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辛延年《羽林郎》:“就我求清酒,丝~提玉壶。”
❷ 木匠用以取直的墨线。《劝学》:“木直中~,𫑎以为轮,其曲中规。”
❸ 直,正直。《淮南子·本经》:“戴员履方,抱表怀~。”(员:通“圆”,天。方:地。表:正。)《后汉书·循吏传·王涣》:“~正部郡,风威大行。”
❹ 准则,法度。《商君书·开塞》:“王道有~。”《论衡·状留》:“遵礼蹈~,修身守节。”
❺ 惩治,纠正。《史记·秦始皇本纪》:“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之。”龚自珍《病梅馆记》:“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
❻ 称誉,赞美。《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息妫以语楚子。”(莘:地名。息妫:人名。)《吕氏春秋·古乐》:“以~文王之德。”
❼ 继承。《诗经·大雅·下武》:“~其祖武。”(武:迹。)

*繩sheng

C9FE
❶用两股以上的棉、麻、棕等纤维或金属丝搓拧成的条状物:一根~/麻~/草~/钢丝~/~索/~锯木断。
❷纠正;约束;制裁:~之以法。
❸准则;法度:畏法循~。
❹绳墨。俗称墨斗,木工用来正曲直的工具:准~/垂~取正。
❺〈文〉度量;衡量:以己意~人。
❻〈文〉继续;继承:~其祖武/~祖。
❼姓。

衡量

衡量

衡 量(品量;等量;校量;较量;称量) 诠 均 程(程量;程较;程效) 论 铨(铨量;~度众寡)絜 等 揣 秤 酌 角 律 概侔 格 权(权量) 绳(绳尺;绳量) 计度 约度 章度 准度
衡量自己:自隐 自度
 自己衡量:自程 自问
衡量他人:律人
挑选衡量:选度
计算衡量:计程
观察衡量:览揆
体察衡量:体量
鉴别衡量:裁量
 品鉴衡量:铨衡
评论衡量:诠度 诠量
 评议衡量:议度 评铨
 评判衡量:评衡 评量
用公正的标准来衡量、评价人才或作品:玉尺量才 玉尺量材 材衡玉尺
用公正的标准来衡量、评价作品:衡文玉尺
对应承担的职责和自己的才能进行衡量和估计:揣分揆能 揣分量才 量力揣分量能度分
考察名称,探究实际,以衡量名实是否相符:考名责实
经常衡量:日程
全面衡量:兼权(~尚计)
详细衡量:详度
极精细地计较衡量:铢铢较量
极细致地衡量﹑推究:铢称
(比较:斟酌:衡量)

另见:比较 对照 评定 考虑 斟酌

☚ 衡量   衡量的方面 ☛

绳子

绳子

绳(绳索;草~;麻~;丝~;铁~;钢~;长~) 绲 徽(徽绋)缒 縢 累 约(绳约) 纆(纆索;纆徽;纆缴;纠纆) 绠(绠绁;绠縻) 索子 缄縢
粗的绳:绋 綍 繂 縆 索(绳索;缠索;麻~;铁~) 粗绳 徽墨 徽纆
粗大的绳索:縆索
绞合的绳索:
两股以上的复合绳:綯 绁 缒 缠 缨纗 縻绠
比索更粗的绳:缆(缆绳;船~)
锦制的或精美的缆绳:锦缆
华美的缆绳:锦笮
巨大的绳索:鸿縻
长的绳:贯索 长绳
编磐成组的绳:
纲上的总绳:
朽腐的绳索:朽索 朽绠 朽缗 朽条腐索
用绳子、带子等栓成的结:结(结子;绳结;死~) 扣(扣子) ? 疙瘩(缰绳~)
拉一端就解开的结:纽 活结 活扣
绳结的圈:缳(投~) 绳圈
套马索的活圈:活套

另见:带子 线 缰绳 栓系 捆束

☚ 绳子   各种质料的绳 ☛

准则

准则

则(轨则;法则;轨则) 训(不足为~) 揆(道揆;其~一也) 准(准的;准格;准程;准绳;规准;彝准) 纪(纪统) 艺(艺极) 绳(绳直;绳准) 轨物 科指 稽式訾程 臬极 臬樴 圭臬 尺度 律条 程式 基桢 仪表 标的 标指 衡石
准则,典范:金圭玉臬
标准,准则:准式 的准
规范准则:范准
法令准则:宪艺
法度准则:矩臬
朝廷的准则、礼法:灵规
一般准则:凡典
一定的准则:定据
普遍的准则:概则
经常的制度、准则:彝则
共同的准则:通准
规定的准则:限式
已确定的准则:成准
公认的准则:达道
符合正道的准则:贞则
合乎中正的准则:设极
经常不变的准则、标准:典要
明确的准则、规矩:明准
明确的道义准则:显道
重要的准则:要则
高的准则:隆正 隆政
崇高的规范、准则:高矩
最高的准则:极则
合乎准则:贴谱
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奉为圭臬奉为圭璧 奉为正鹄
道家指遵守其道作为行动准则:抱一为式
(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准则)

另见:制订 规则 行动 遵循 依照 遵守

☚ 准则   行为准则 ☛

继承

继承

继(继绍;继受;继述;继祀;继缵;传继) 承(承继;承袭;承受;经承;统承) 迪 绍(绍承;绍述;绍继;修绍) 似(似续) 嗣(嗣承;嗣袭;嗣绍;起嗣) 踵(踵迹;踵继;踵躅) 绳(~其祖武) 续(似续;接续;嗣续) 袭(袭承;袭荷) 纂(纂承;纂绍;纂继;纂袭) 缵(缵继;缵承;缵绍) 顶戴 秉赋 负荷 似续 因循
继承祖先教训:词训
继承传统:缉绪
 继承某种流派的艺术特色、风格传统等:承流接响
承继大志:承志
依法承受(死者遗产等):继承
职位或事业的继承:兄死弟及 兄终弟及
文化遗产的继承:古为今用
艺术上的继承:衣钵(传授~)
一般师徒间学艺上的继承:衣钵相承 衣钵相传
恢复继承:恢缵
开拓,继承:开嗣
接受,继承:资承
遵循继承:遹追
能够继承:克承 克绍
继承并遵循:嗣述
代代继承:承承
 子孙世代继承:嗣续 续进 演承 世济
恭敬地继承:钦承
很好地继承:丕承 丕时
广泛搜集,多方继承:旁搜远绍
有继承人:后继有人 继起有人
 家族不绝后,后继有人:香火不绝 香火不断
继承人稀少:不绝如缕
缺乏继承人:后继无人 后继乏人
(接续前人的作风、文化、事业等:继承)

另见:承接 接替 连续 事业 作风 财产

☚ 继承   继承前人 ☛

赞誉

赞誉

绳 譝 荣誉 谈誉
乡里的赞誉:乡曲之誉
赞誉人的政绩:狎雉驯童
赞誉受人尊敬的死者:生荣死哀 生荣没哀 生荣亡哀 生荣殁哀
称赏赞誉:赏誉
 赏誉不当其功:贰功
满口赞誉:极口项斯
极力称颂赞誉:极口称道 极口称赏 极口称誉 极口赞赏
不切实际的赞誉:过命
不合情理的赞誉:不情之誉
(称赞:赞誉)

☚ 称赞   称誉 ☛

弹劾

弹劾

弹(弹参;弹纠;弹论;攻弹) 参(参劾;出参;提参;题参;揭参)绳(绳劾;绳弹) 抨(抨弹;抨劾) 宪 击搏
弹劾过失:告劾
 向皇帝上书弹劾官吏的过失:奏参
弹劾违法乱纪者:弹违
 弹劾奸臣:击奸
 弹劾贪吏:簠簋不饬
弹劾罪责:参咎
检举弹劾:举劾 检劾
 言官上书检劾:论列
 指责举劾:诋案
根据法令弹劾:文劾
查验弹劾:按劾
上报弹劾:详参
 上本弹劾:案奏 题参 参劾
 上奏章公开弹劾:露劾
告发弹劾:讦参
举发弹劾:纠劾 纠参 纠弹
 讽喻纠弹:讽纠
调查弹劾:查参
论告弹劾:论劾
评议弹劾:评弹
推究弹劾:推弹
诋毁弹劾:诋弹 诋劾
捏造罪名加以弹劾:诬劾
拘捕弹劾:收劾
严厉弹劾:重劾
官员受到弹劾:被参
(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位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弹劾)

☚ 检举   表达 ☛

纠正

纠正

纠 矫(矫正;矫匡;矫揉;矫拂)绳(绳正;绳劾;绳督) 督(督正) 匡(匡正;匡直;匡纠;匡矫) 救(救正;正救) 捄(捄正)革正 弹正 讥正 折正 格正 桥饰
互相矫正:辅檠
告诫纠正:警拂
监督纠正:董正 督正
 督责纠正:纠逖
 督察纠正:纠绳
省察纠正:考正
审议纠正:详正
裁截矫正:鎃摫
制裁纠正:裁正
审理纠正:鞫正
恢复纠正:还正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矫枉过正 矫枉过当 矫往过中 矫往过直 挢枉过正 枉矫过激
强行纠正:挢拂
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矫正别人:枉己正人枉己直人
彻底矫正:痛矫
(改正缺点、错误:纠正)

另见:改正 缺点 错误 做人

☚ 纠正   匡正 ☛

直(~线;平~) 条 绳 端(端正) 矢
垂直于水平面:铅直 竖直
既密且直:稠直
很直:侹 脡 笔直 飞直 端直 逼直塌直 绳直 溜直 蓦直 直直 挺直 笔挺 直溜(~溜) 直杪杪直苗苗 直挺挺 齐格楞峥
直的样子:径挺
笔直的样子:直溜溜 直撅撅 直直溜溜
挺直的样子:脡脡然
笔直而挺拔的样子:笔立
平直而长的样子:侹侹
僵直的样子:胫如 胫然 直僵僵 直杠杠 直撅撅

另见:直立 ︱弯曲1

☚ 直、弯   弯曲1 ☛

约束

约束

约(约勒;约要;要约) 束(束物;束拘;箝束;缚束;申束;窘束) 绳(绳束;绳检;绳幅;~以纪律) 收(敛收) 律(~己) 缔(取~) 勒(教子~孙) 戢 闲 限止 骄敬 拴缚 矜持 抑制 禁制 限制 裁制 检点 羁检 町畦
加以约束:检辖 绳约
约束心思:闲心
 约束意念,使不旁骛:收心 收魂
约束他人:律人
检点言行,有所约束:检点形骸 点检形骸
在社会上自立做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立身行己
对人的言行加以不必要的限制,过分约束:拘(拘束;拘挛) 缚 检局
 拘束其身:拘絜
 束缚,拘束:绊拘 韁锁
 拘束,约束:检局
 牵累拘束:牵束
严加约束:严勒
放荡之性受到约束:猢狲入袋 胡孙入袋
(限制使不能越出范围:约束)

另见:施加 限制 束缚 规定 范围 放纵

☚ 约束   自律 ☛

法度

法度

度(度轨;度揆;玉度) 程(程度) 纪(纪律;法纪) 矩(蹈~)纲(纲纪;纲目;纲理;纲纽;纲维;纲宪;纲网;纪纲;维纲;大~小纪) 符 维 规(规矩;规矱;规绳;规彠) 范 宪(宪度;宪纲;轨宪) 矱(规矱) 卞 索检(检式;检则) 绳 程(程度)制(制则) 尺(尺度) 则(则度;法则) 彠(彠矩) 辟 法式 法轨 巨获 捡括 捡押
法度,标准:准矱
法度,制度:法器
法律制度体系:法制 宪制 文宪
前人的法度:前度 前图
体制法度:体式
道理,法度:轨节
纲纪法度:纲纽 纲理
准则法度:尺度 柯则
规则法度:规度 规轴
规矩法度:矩矱 规简 矩绳 绳墨 检括 检柙 检押 检格 规检 律度 矩度
风纪法度:风宪 风规
礼仪法度:仪法 仪度 礼典 礼则 礼法 礼防
礼节法度:节法
礼乐法度:文章
教化法度:风轨
政治法度:总纲
常典,法度:典彝
法度以外:度外
简要而有法度:典要
合乎绳墨:应绳
不合法度:不法
越出常轨,不合法度:不轨
无法度:失度 靡腜 靡膴
变更法度:革典
先前留下来的法度﹑规则:遗规
前代与后代的规矩法度完全一样:重规叠矩 重规累矩 重规袭矩 重规沓矩
(法律制度:法度)

另见:制订 法律 准则 规律 制度 实施 执行 遵守

☚ 法度   各种法度 ☛

标准

标准

准(准的;准限;准格;准绳;准直;程准;衡准) 典 格(格尺;降~;高~) 尺(尺度;尺寸;尺码) 的(的彀) 绳 模(模度) 矱 彟(彟矩) 科程 程度 母儿谱儿 度数 臬极 一概 品式 品度
标准、礼法或制度:规矩方圆
规格,标准:式(~子;形~;体~)
规矩,标准:绳矩
准绳,标准:资箴
法度标准:仪准 准矱
有一定水平,够一定标准:像模像样 象模象样 人模人样 有模有样
没有标准:无准
漫无标准:汗漫
达到标准:达标
达到某种标准:像样
达到规定的标准:及格(考试~)
十分标准、规范:圭端臬正
达不到标准:不达标
超过标准:超标
在思想、学术、道德等方面,以一最有权威的东西作唯一标准:定于一尊
(衡量事物的准则:标准)

另见:根据 符合 订出 衡量

☚ 标准   各种标准 ☛

称赞

称赞

誉(称誉) 绳 许(嘉许) 諘 谈 称奖 称道 称扬 称咏 嘉尚 矜善 夸奖 夸讲 夸称 夸道 赞美
称赞和推荐:谈荐
称赞和毁谤:誉毁
表示称赞:点头称善
口头称赞:口称
时人的称赀:时谈
被人们所称道、传颂:在人口耳
众人的称赞:众誉
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高抬 抬举
 奖掖抬举:抬奖
 互相抬举、敬重:斯抬斯敬 斯抬厮敬
受到称赞:饮誉
 为人所称赞:见称 齿颊挂人
因著名而被称道:著号 著声 著称
 以文章著称:鸣文
 以某种名号著称:号称
爱护称赞:爱誉
 袒护称赞:党誉
赞美称道:赞述
值得称道:可圈可点
祝愿称赞:愿谓
夸奖称赞:囋 夸赞 夸称 谀赞
 空自夸赞:谩夸
当面称赞:面誉
互相称赞:交誉
连续不断地称赞:赞声不绝
曲意称赞:曲誉
(用语言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称赞)

另见:夸奖 表扬 赞扬 颂扬 褒扬 赞叹 赞美 ︱指责

☚ 称赞   赞誉 ☛

木工工具

木工工具

打眼具:凿(凿子;木~;圆~;方~) 铣(铣子;~鋧) 锜 銶
雕凿金石的小凿:
切木具:锯(锯子;手~;线~)
平木具:刨(刨子;~齿;推刨;槽~;平~;边~)
平木石具:
刨子中的刨刀:铁舌
木工画线具:墨斗 绳墨 钩绳
木工用的墨线:绳(准~)
木工砍木的工具:斧(斧子)
斧和凿:锧笮
削平木料的平头斧:锛(锛锄;木锛;锛子)

☚ 工具   平地具 ☛

绳繩shéng

食陵切,平蒸。
❶绳子,绳索。《诗·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
❷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荀子·劝学》:“木受~则直,金就砺则利。”
❸喻指标准,法则。《商君书·开塞》:“王道有~。”
❹约束。《盐铁论·大论》:“~之以法,断之以刑。”
❺纠正。《书·冏命》:“~愆纠谬。”
❻通“譝”。称赞。《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息妫以语楚子。”

耳廓根部前面附着在侧头部的边缘部位。《灵枢·五色》: “挟绳而上者,背也。”张景岳注: “颊之外曰绳。”

解剖部位名。耳廓根部前面附着在侧头部的边缘部位。《灵枢·五色》: “挟绳而上者,背也。”

绳繩shéng

❶绳子。如:麻绳,钢绳。
❷约束,制裁。如:绳墨,绳以纪律。
❸继续。如:绳其祖武(踏着祖先的脚印继续做下去)。
❹姓。

绳shéng

耳廓根部前面附着在侧头部的边缘部位。《灵枢·五色》: “挟绳而上者, 背也。” 张景岳注: “颊之外曰绳。”

绳mǐn

(构词成分); ~ ~ [书] (漠漠; 恍惚) in a trance; absentminded; ~ ~ 不可名(老子) in such an absentminded state that it was beyond words (Lao Tsu)
另见 same as shénɡ; yìnɡ。


绳(繩)shénɡ

Ⅰ  ❶ (绳子) rope; cord; string: 粗 ~ thick rope; 钢丝 ~ steel cable ; wire rope; 麻 ~ hemp rope; 细 ~ string
❷ (墨线) the line in a carpenter's ink marker: 准 ~ guideline; criterion; yardstick
❸ (姓氏) a surname: ~ 正 Sheng Zheng Ⅱ  [书] ❶ (纠正; 约束; 制裁) restrict; restrain: ~ 以纪律 enforce discipline upon sb.
❷ (衡量) measure
❸ (继续) continue
另见 see also mǐn; yìnɡ。
◆ 绳鞭技 {杂技} (doing) tricks with a whip; (performing) feats with a whip;
绳操 {体} rope exercise;
绳传动 rope drive;
绳股 strand; cant; rope yarn;
绳夹 rope clip;
绳结 clinch; dog-ear;
绳锯木断 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 cut a wood by sawing with a rope; With preseverance, despite being feeble in strength, one is able to succeed in any work.;
绳缆 rope;
绳墨 carpenter's line marker; [书] rules and regulations;
绳索 rope; cord; cordage;
绳套 bail;
绳梯 rope ladder;
绳头 fag end;
绳之以法 restrain by law; be dealt with according to law; bring to justice; enforce law upon sb.; keep sb. in line by punishments; bring to justice; punish sb. according to law;
绳子 cord; rope; string


绳(繩)yìnɡ

 [书] (草结子) form seeds; seed: 秋~ 而芟之(周礼)。 In autumn when weeds have gone to seed, cut them (Book of Rites).
另见 see also mǐn; shénɡ。

绳shéng

床瓦灶|锯木断|厥祖武|愆纠谬|趋尺步|枢瓮牖|先启后|之以法

❷ 赤绾足|赤系足|规矩墨|结而治|引削墨

❸ 不拘墨|砥平

❹ 规矩准

绳繩shéng

(11画)

【提示】右下是电,末笔竖弯钩上端出头,不要写成电。电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右两边相离。

*绳(繩)shéng

11画 糸部 
(1) (~儿)绳子,用两股以上的麻、棕毛、草等拧成的柔软的条状物: 麻~|草~|~捆索绑。
(2) 〈书〉特指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引申为标准: ~墨|准~|木直中(zhòng)~。
(3) 用一定的标准纠正;约束;制裁: ~之以法。

绳繩shéng

小篆以来的形声字。 从纟 (  mì,丝),黾(黽měng,本指蛙等)声。黾与绳声母演变较远。黽本象形,晋唐草书近黾,元明以来楷化作黾。现以绳为规范字。见《总表》。绳指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组词如:绳墨(指木工取直用的器具。比喻规矩,法度)。常说绳子或绳儿。引申指约束,制裁。如:绳之以法。

绳繩★繁◎常★常


shénɡ繩,形声,从糸,蠅省声,本义为绳索,引申为古代木工所用的墨线、准则、约束、制裁、衡量等。《简化字表》类推简作“绳”。
【辨析】
绳/索 这两个字都指绳索,但古代有微别:大而较粗者称索,小而较细者称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