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统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统购tǒng gòu国家对某些重要物资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1941年1月14日《翁文灏日记》:“行政院第499次会议。(一) 羊毛统购统销办法,归富华公司主办;(二) 四川水利局借款2000万元,徐可亭不赞成,故未通过。”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们统购农产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农民并不吃亏,而且收购的价格还逐步有所增长。” 统购tǒng gòuцентрализóванная закýпка买 买买(买取;酎买;贩买;市买;另~;添~;大~) 沽 贾(市贾;~马) 打(打勾;~酒) 贳 售 购(购买;购取;邮~;套~) 置 货(货买;货取) 另见:钱 商店 换取 货物 ☚ 买 买的方式 ☛ 统购国家对某类产品实行统一收购的措施。在中国,国民党政府曾对桐油、茶叶、棉纱等工农业产品实行统购,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商业部门也曾根据有关法律、法令对私营工厂的产品实行统购,并对某些农副产品长期实行统购方针。 统购计划收购的简称。我国对关系国计民生最重要的工农业产品采取统一收购的政策。目前属于统购的农产品有粮食、棉花和植物油料; 工业品有棉纱、棉布等。凡列为统购的产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品种、数量和价格把产品卖给国家指定的商业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一律不许经营。我国从1953年开始,相继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这在当时对于国家掌握货源,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生活等,起了重大作用。在目前,国家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工农业产品仍然实行统购政策,以保障国家建设和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有利于物价的稳定。随着生产和流通情况的好转,统购品种的范围将会逐步缩小以至取消。 统购 统购国家收购农产品的方式之一。它对关系国计民生极为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一类农产品,除按政策留给生产者的部分外,都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部门按统购任务和统一价格收购,不允许其他任何单位插手经营,这实质上是国家对农产品的收购实行国家垄断。 ☚ 预购 议购 ☛ 统购 统购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最重要的农产品,由指定的商业部门按照其规定的收购任务和计划价格进行统一收购。具有国家法令的性质,带有较大的强制性。凡是国家规定统购的产品,生产者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品种、数量和统购价格向指定的商业企业交售,其他单位和个人不经国家允许,不得插手经营。按现行政策规定,完成国家统购任务以后的多余部分,允许生产者自由处理。它是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由国家掌握商品货源,保证市场供应的一项重大措施。我国从1953年11月起实行了粮食、植物油料统购,从1954年9月起实行了棉花统购。在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由于政治上的极左和生产上的不足,使供求矛盾特别突出,农产品统购有日趋严格之势。到了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体制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商品供求状况逐步好转,商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统购逐步放宽。国家决定,从1985年起,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 商品收购 派购 ☛ 统购state monopoly of the purchase of;unified state purchas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