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归田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归田赋》

 辞赋。张衡作。这篇抒情小赋表达了作者对“天道微昧”的现实的不满,抒发了愿意归隐田园,或猎或钓,弹琴读书,专心著述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遂纵心物外、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此赋一反大赋的铺陈夸张,写得简短明畅,感情质朴真挚,常为后人所取法。

归田赋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归田赋

 题解
 何谓“归田”?即回归大自然,回到民间,离开当时乌烟瘴气的官场。这是作者之所以写作《归田赋》的缘由。
 原文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留。
 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戒,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译文
 行游京城官场为时已久,并无明智的谋略辅佐当今。徒劳地临视川渎而慕求鲜鱼,空等那黄河水清于无尽之期。有感于蔡泽的不得心志,请唐举相面之后方才解除心疑。确信这茫茫天道的奥妙隐昧,追随那匿身江湖的渔翁以同游同娱。脱离这尘埃俗世而远走高飞,与这纷乱的社会长辞。
 在这阳春二月的美好时光,时令和穆,空气清新。高高原和低地树木繁茂,各种花草滋长茂盛。睢鸠舞翅翩飞,黄鹂哀哀和鸣。众鸟交颈嬉戏而上下翻舞,关关啼叫,嘤嘤和声。在这佳境逍遥自乐,聊且借以娱悦中情。
 于是潜龙吟唱在广阔的泽野,猛虎呼啸在群山高丘。抬头飞射系有细丝的利箭,俯身垂钓在长长的清流。鸟儿身受锋矢而伤殒毙命,鱼儿贪食诱饵而吞咬金钩。射落那云间的飞逃的禽鸟,钓起沉于深渊的魦留之鱼。
 此时太阳倾斜西落,月亮继而升空。极尽这最快乐的怡娱游逸,虽然时已日暮而不知疲劳。感悟于老子的训诫,将要调转车驾,回到先前居住的茅屋。弹起意趣精妙的五弦美琴,诵读周公、孔子的美文佳书。挥动笔墨,奋扬词藻,陈述古代三皇的典范法度。聊且放纵心志于万物之外,又何必去知晓荣耀耻辱究竟归于何处?
 赏读
 东汉时期,宦官把持朝政,政治黑暗。安帝时,张衡历任郎中、太史令、河间相、尚书等职,虽有政治抱负却不能施展;而反对宦官专权,又随时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灾难。《后汉书》其本传说:“(衡)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向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这就是《归田赋》产生的政治环境,也是他产生反抗思想却又流于消极的政治根源。
 张衡曾仿班固《两都赋》写过一篇《二京赋》,描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世态人情,视野较为开阔;但更有价值的是他的《归田赋》这类作品。
 《归田赋》篇幅很短,全文仅211字。张衡把“赋”由长篇巨制的形式,改进为短小精悍的“小品”,一扫那种铺采辞文、虚夸堆砌的手法,运用清新抒情的语言,以抒发自己的怀抱。把描写宫苑游猎,供帝王贵族赏玩的作品,改变为表现个人感情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因而对后世辞赋的创作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归田赋》大概是张衡后期的作品。文章除第一段写了归田的原因以外,其余三段都是写作者想象中的归隐生活。遗憾的是,作者终其一生并没有离开过他所生活的官场,真正归隐田园。他之所以把归隐田园的生活写得如此安适、恬静、理想,其目的还是为了抒发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辉理想的追求,以及自己决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与反抗精神。
 这篇作品有如一首抒情的散文诗。语言清新晓畅,感情真挚朴素,风格平实自然,结构整饬严谨。所以,历来为人们称道和重视。
归田赋

归田赋

❶辞赋名篇。东汉张衡作。《文选》、《艺文类聚》见载。《文选·归田赋》李翰注曰:“衡游京师,四十不仕。顺帝时阉宦用事,欲归田里,故作是赋。”文章谓已宦游京师日久,而无辅佐时政的良策,只好“纵心于域外”,垂钓射弋,弹弦咏诗,挥翰奋藻,莫管荣华与贫残了。此文表面上是作者表达自己的退隐之心,实际上是有感于安、顺以来,宦官当权,政治日非,而自己垂垂将老,无力拯救,又不愿与时俗同流合污而作。文章形制短小,写情言志,文辞清丽,明畅简洁,何焯称其“清洒动人”,“尺幅中亦具千寻之势”(《增订文选集成详注》)。此赋一扫汉赋铺采摛文、虚夸堆砌之陋习,开辟了抒情小赋的新境界,在我国辞赋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❷辞赋名篇。西晋张华作。《艺文类聚》见载。张华处在“道映陵寒”的魏晋之际,“忠于乱世,自古为难”(《晋书·张华传》),早在《鹪鹩赋》中即表明“无诱慕于世伪”的避世思想。本赋则是直言其志。赋文先写顺时舒卷、归田闲居的人生志趣。接写草木蔼蔚、桑麻纷敷的田园美趣。再重墨渲染归田生活的乐趣,逍遥洛滨,相佯纵意,目沙砾,玩众卉,扬素波,诉清澜,席纤草,栖庵蔼,观高鸟,临渊鱼,“存神忽微,游精域外”。赋的末尾直言退足一壑、处否忘泰的人生理趣。此赋的创作,深受汉张衡《归田赋》的影响,同是设想之辞,在描写田园景色上不及前人,而描述乐趣颇为生动,无为退隐之志尤过之,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 石榴赋   归途赋 ☛
归田赋

《归田赋》

东汉张衡撰。张衡是东汉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一生淡泊宁静,不趋荣利,不为世俗所容,“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安帝时为太史令,后一度被免。他在宦官专权,朝政日非而又无力回天的情况下,遂产生归隐田园之志,于是写下这篇抒情小赋,渲染归隐田园的闲情逸趣,抒发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先写自己与世不合,愿离开都邑而归隐田园,次写田居啸吟弋钓之乐,后写自己发思古之幽情而寄情于文章。据《后汉书》本传载,张衡并没有真正归隐。这篇赋通过想象描写,抒发了对大自然美妙景物的喜爱之情,表现了甘心恬淡的志趣。语言清新明丽,骈偶成分颇浓。此赋开东汉抒情小赋之先河,在辞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潜夫论·本政》   与黄琼书 ☛

《归田赋》gui tian fu

Rhapsody on Returning to the Fields→张衡(Zhang Heng)

归田赋

东汉赋。张衡作。这是作者晚年任河间相时的作品。对当时的社会情况,《后汉书·张衡传》有一段记载:“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对这样黑暗污浊的现实,张衡无疑有着深切的感触,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但又无力抗争,为了全身避害,他萌生了归隐田园的念头,于是写了这篇赋。文章一开头便直抒胸臆,以“俟河清乎未期”和“谅天道之微昧”等语表达对混乱时世和黑暗朝政的不满和绝望,交待他归田的背景和原因。作者的理想不能实现,“无明略以佐时”,决定“追渔父以同嬉”,“与世事乎长辞”。接下去作者以清新质朴的语言描写田园生活的种种乐趣。“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野上草木繁茂,鸟儿或展翅奋飞,或婉转鸣叫,“交颈颉顽,关关嘤嘤”,风光如画,足以娱情,隐居者或“仰飞纤缴”,或“俯钓长流”,观赏飞鸟从云间飘落,鱼儿从深渊钓起。傍晚夕阳西斜,月亮继出,驾车回到“蓬庐”。夜晚则弹琴、读书、写作,没有丝毫尘世的喧嚣和扰攘。作者以老庄的纵心物外、超尘脱世思想为旨归,表达了对恬静、闲适、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也寄寓了对黑暗现实和污浊官场的不满和厌恶。这篇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流畅,浅切自然,风格素雅,感情真挚,开抒情小赋之先河,对魏晋抒情小赋的繁荣有很大影响。此外,它又是最早以“归田”名篇的作品,对后世的归隐和田园文学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