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发展水平提高引起经济结构变化而呈现出具有不同特征的、从低至高的不同阶段。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Rostow,Walt Whitman, 1916— )提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认为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经过传统农业社会、为“起飞”准备、“起飞”、向成熟推进、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其中“起飞”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阶段,被称为“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大分水岭”。在“起飞”之前的阶段,经济中农业比重较高,农业生产率及可提供的剩余水平较低,制约着工业化进程,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大多数贫穷国家处在这个阶段。在“起飞”阶段,农业中的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人均收入大大上升,推动现代部门扩张。“起飞”之后,经济进入到新阶段,工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以后进一步进入到人均收入更大幅度提高、群众高消费阶段,主导部门转移到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方面。刘易斯(Lewis,William Arthur, 1915—1991)曾利用二元经济模型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劳动无限供给阶段和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完毕阶段。广而言之,几乎所有重要的发展经济学理论都对经济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演进条件及进程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