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伤寒亡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伤寒亡阳

病证名。
❶指伤寒杂病中所出现的亡阳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亡阳证主要为汗出不止,恶寒蜷卧,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治宜温阳回阳,如四逆汤之类。
❷亡与无通。亡阳,即无阳。《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又《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两者可以互证。

伤寒亡阳shānghánwángyáng

病症名。
❶指伤寒杂病中所出现的亡阳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病人脉阴阳俱紧, 反汗出者, 亡阳也。此属少阴, 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亡阳证主要见汗出不止, 恶寒蜷卧,四肢厥冷, 脉微欲绝等。治宜温阳回阳, 如四逆汤之类。
❷亡与无通。亡阳, 即无阳。《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病,脉微, 不可发汗, 亡阳故也。” 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脉微弱者, 此无阳也, 不可发汗。” 两者可以互证。

伤寒亡阳

伤寒亡阳

伤寒亡阳,为伤寒变证之一。是指伤寒病者阳气衰亡所引起的一种危重证候。多由伤寒病症误汗或过汗所致。临床表现,以汗出不止,神情惫败,呼吸微弱,促急,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等特点。并可兼见心悸、烦躁,甚至惊狂不安或呕逆下利等症。
病名考证
伤寒亡阳,名见《伤寒捷诀》。《伤寒论》原称亡阳,指人身阳气亡越,如因用大青龙汤过度而致“汗多亡阳遂虚”之例。亡阳有的可作无阳解,如《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就是指无阳证不可发汗。与本证所称的亡阳,名同义异,两者不可混淆。
病因病机
多因病邪在表,因发汗过度,而致汗液大泄,阳气垂亡。《伤寒六书·截江网》:“发汗出不止,曰漏风,亦为亡阳,……阳证汗出不止,曰亡阳。”故《伤寒明理论》称为发汗亡阳。伤寒病也有因误用烧针火劫发汗,而致引起亡阳者。以汗为阴津所化,阴津阳气互为其根,如汗出太过,则阴津大泄,阴液耗竭,阳气失其依附,遂致亡越而成阴阳离决之证。
伤寒亡阳,本属危候。后世医家,更从亡阳病情的轻重而有亡卫阳、亡心阳和亡肾阳的分类。《伤寒捷诀·亡阳》:“有卫外之阳,为周身营卫之主,此阳虚,遂有漏汗不止,恶寒身痛之症。”“有膻中之阳,为上焦心肺之主,此阳虚,遂有叉手自冒心,……之症。”“有肾中之阳,为下焦元气之主,此阳虚,遂有发热,眩悸,瞤振擗地之症。”其说可供参考。故伤寒亡阳证,宜审察误治情况和阳气衰亡程度而有所区别。
病证鉴别
伤寒亡阳应与其他病症相鉴别: 伤寒亡阳与伤寒少阳病中的阴结、阳结,有类似之处宜加辨析。阳结与阴结均可见汗出,肢冷,脉细等症,与亡阳相似,但阳结、阴结兼有心下满,大便鞕,汗出只在头部,则与亡阳不同。《伤寒论翼·少阳病解》:“少阴亡阳,亦有反汗出者,然阳亡与阴结,其别在大便,亡阳则咽痛吐利,阴结则不能食而大便反鞕也;亡阳与阳结,其别在汗,亡阳者,卫气不固,汗出必遍身,阳结者,热邪郁闭,汗只在头也。”另如,亡阳与亡阴,亦宜加鉴别。《医学源流论·亡阴亡阳论》:“其亡阴与亡阳之辨法何如? 亡阴之汗,身略热,手足温,肌热,汗亦热而味咸,口渴喜冷饮,气粗,脉洪实,此其验也;亡阳之汗,身反恶寒,手足冷,肌凉汗冷,而味淡微粘,口不渴而喜热饮,气微,脉浮数而空,此其验也。”故能掌握上述特点,则可以辨别疑似而不混淆。
辨证施治
分以下三方面:
卫阳欲亡证: 症见汗漏不止,恶风发热,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脉浮弱等,或汗出恶寒,脚挛急,脉微细等症。多由太阳病发汗太过或汗不如法,以致卫阳虚而不固,阴液耗伤所致。治宜扶阳固卫为主。前者用桂枝加附子汤,后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二方均用附子者,《伤寒论》所谓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心阳欲亡证: 症见汗出心悸不宁,惊恐狂乱,卧起不安,或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甚则烦躁,怵惕,脉虚无力等症。多由火劫发汗,津液越泄,汗为心液,液耗则心阳浮越所致。治宜温潜心阳,重镇宁神为主。可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方。
肾阳欲亡证: 症见汗大出,下利,呕吐,恶寒厥逆,头眩心悸,筋惕肉瞤,脉沉微细迟等。此即一般所称的亡阳证。多由伤寒过汗,损及少阴,或阴寒内盛,少阴阳气欲脱所致。治宜温肾散寒,回阳救逆为主。可选用真武汤、四逆加人参汤,并加龙骨、牡蛎等药。如见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四肢逆冷,脉微欲绝者,为阳气垂绝之象。宜急加救治,并可用大艾炷灸关元、太溪等穴。

☚ 结胸   合病、并病、两感 ☛

伤寒亡阳shāng hán wáng yáng

yangdepletion i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