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心理crowd mind
亦称“大众心理”,指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支配和调节群众行为并被掩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群众所共有的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最普遍、最宽泛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有极强的泛化和晕轮效应,社会心理学对此极为重视。群众心理包括群众的认识、观念、情感、态度、愿望、需要和行为倾向等等。一般的表现形态就是时髦、思潮、舆论、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习俗和趣味等。它是借助各种交往方式和大众传播媒介,如学习、模仿、暗示、共鸣、宣传和流言等相互作用产生、发展和扩展开来的。群众心理的范围远远大于群体心理的界限,并且边缘不清,这取决于交往和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的效度。所以既有单位、社区、行业的群众心理,也有阶层、阶级、民族、国家、区域乃至整个世界的群众心理。如安定团结,是我国广大人民普遍具有的群众心理;反对战争、和平谅解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群众心理。研究群众心理的目的,在于掌握群众心理的本质、形成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以便为不同层次上的管理控制和社会教化服务。群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社会学界开始重视群众心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一是城市管理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剧增, 了解群众心理有助于城市的管理;二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了解群众的消费心理、需求心理和就业心理,有助于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三是维护政策的需要,研究群众心理及时调节政策,有助于消除社会不安和巩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