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群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群众

 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及海外公开出版的刊物。1937年12月11日在武汉创刊,1938年12月迁重庆出版,1946年6月3日再迁上海刊行(次年3月2日被迫停刊)。周刊。1947年1月创香港版,宣传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观点,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战,坚持反共的真面目,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力进行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的宣传。1949年5月10日停刊。

群众;人民qúnzhònɡ rénmín

【同】 都是名词;都指民众。“人民”和“群众”常常连用。
【异】 “群众”泛指人民大众;所指对象相对固定些;适用范围也大些。“群众”还可以特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人或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人民”没这个意义。“群众”的这个意义与“人民”不构成同义关系。[例]我们一定要相信~,依靠~。“人民”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对象有异;适用范围小些。[例]他是~的好公仆。
【反义】 群众—个人/ 人民—敌人

群众qúnzhòng

人民大众;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普通人
 △ ~代表。
【同】公众 民众

群众qúnzhòng

❶ 〈名〉指人民大众:依靠群众│群众的呼声。
【同义】大众│公众│民众。
❷ 〈名〉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青团的人:他还没有入党,还是名群众。
❸ 〈名〉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群众qún zhòng

众人,一般人。《荀子·劝学》:“群众不能移也。”《七谏·初放》:“群众成朋兮。”

群众qunzhong

❶人民大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密切联系~。
❷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团体|党团组织要团结广大~。
❸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他是一个一般~|各级领导要依靠~,关心~,为~办实事。

群众

(同)大众
(反)个人 干部

干部←→群众gàn bù ← → qún zhòng

干部:担任管理或领导工作的人员。
群众: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例】 老蔡笑着说:“我们慢慢摸出门儿了。越是这样的地方,敌人越不注意;只要咱们掌握住下面的干部和群众,什么问题也没有。” (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领导←→群众lǐng dǎo ← → qún zhòng

领导: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群众: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例】 我们……采取整风的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反对主观主义;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朱德:《加强团结,建设社会主义》)

民众

民众

群(群众) 苗 烝 生人 戎丑 大众 广众 公众 花民 榱橑 百生 民献 蒸人
众人,民众:烝庶
人民,民众:民灵
庶民,民众:人徒 徒庶
黎民,民众:黎(黎苗)
众人,群众:
一般人,群众:众人
黎民群众:黎众
普通民众:布衣 白丁俗客
区别于军人和政府官员的普通群众:老民黑头 黑氓 黔烝 黔蒸 老百姓
平民、老百姓:黔细
广大群众:万众
全国各地民众:举国上下
文明程度很低的民众:化外之民
(人民大众:民众)

☚ 各种人民   平民 ☛

《群众》

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周刊,16开。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署名编辑兼发行人潘梓年,实际主持者许涤新。1937年12月11日在汉口创刊,1938年10月因日军进犯武汉,被迫停刊。同年12月第二卷第十二期起在重庆复刊,编辑部在重庆市化龙桥,经理部在市中区民生路。1943年1月改为半月刊。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3日第十一卷第五期起迁至上海出版,复为周刊,担负着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的任务。1947年3月2日出至第十四卷第九期,在国民党当局的压制下被迫停刊。1947年1月曾创办香港版,以伪装封面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行,1949年10月20日出至第三卷第四十三期停刊。以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中共全面抗战的路线为宗旨。曾刊出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整顿学风党风文风》 等重要文章。迁至上海后,则以宣传中国共产党反对内战、反对独裁、主张和平民主的立场为宗旨。

群众

泛指人民大众。狭义指聚集在一起有共同兴趣、暂时而无组织的人群。成员有匿名性,易受集体情绪感染,行为较自由。

群众

《群众》

(一)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和香港公开出版的综合性刊物。由群众杂志社编辑发行。社长潘梓年,由许涤新、乔冠华(戈宝权曾代理过)主编,周而复、郑新如、李仲和等参加编辑工作。1937年12月11日在汉口创刊,翌年12月25日第2卷第12期起在重庆出版。该刊先后归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南方局直接领导。自1946年6月3日第8卷第5期起改在上海出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开的机关报,担负起《新华日报》被国民党强行封闭而终刊后的任务。从这时起,《群众》兼有报纸和杂志的特点。1947年3月2日被国民党强迫而停刊。在此之前,即同年1月30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香港分局的领导下,创办香港版的《群众》周刊,出完143期,到1949年10月20日自动停刊。该刊当时不仅在海外发行,而且还以种种伪装封面,瞒过国民党政府新闻检查机关,大量地、秘密地运到国民党统治区发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中共湖北区委机关刊物。1926年11月1日创刊。主要撰稿人有陈潭秋、李立三、恽代英、罗章龙、林育南、蔡以忱、葛季膺、郑超麟及陈独秀、张国焘等。该刊辟有时事短评、专论、武昌和 口通讯、群众呼声等专栏,“对于湖北政治、经济及民众运动备述无遗”,并根据湖北武汉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见解独到,主张正确”,不仅畅销湖北,也流传于湖南、江西、四川等省。

☚ 谢觉哉   群众报 ☛

群众

masses;people
人民~有无限的创造力。The masses have boundless creative power./~生产,~利益,~经验,~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Production by the masses,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the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of the masses—to these the leading cadres should pay constant attention./~是真正的英雄。The masses are the real heroes./从~中来,到~中去from the masses,to the masses/得到~的拥护和信任enjoy the support and trust of the masses/动员~arouse(or mobilize)the masses/坚定地相信~的大多数have firm faith in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people/倾听~意见listen to what people at the grass root have to say/走~路线follow the mass line/非党~nonParty people/~大会mass rally (or meeting)/~的首创精神creativity of the general public/~的思想动态ideological trends among the masses/~工作mass work/~观点差lack a strong mass viewpoint/~关系one’s relationship (or ties) with the popular masses/~关心的突出问题outstanding problem of great concern to the general public/~呼声appeal of the masses/~化的方式method that appeals to the masses/~基础mass base;groundwork laid among the masses/~监督surveillance by the masses /~来信来访letters and visits from people/~体育amateur sports/~体育设施public-oriented sports facilities /~体育运动mass sports activities /~条件好good mass base/~团体(组织)mass or ganization/~卫生活动sanitation activities of a mass character;mass sanitation activities/~文化事业mass cultural undertakings/~心理mass psychology/~性of a mass character;mass/~性的探索an exploratory undertaking by the masses/~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popular participation in building spiritual civilization;mass activities to promote cultural and ethical progress/~性自治组织self-governing mass organization/~运动mass movement;mass campaign/~意愿the popular will/~组织mass organization

群众

群众crowd

人们彼此由共同的情绪状态或注意对象而维持联系的、无组织的、偶然的、暂时性的聚合。群众具有下列六种特征:(1)成员间彼此躯体接近、接触互动频繁,彼此间很容易将自己的情绪、态度或行为传染给对方。因此,暂时性的团体——群众其成员一旦形成,彼此间将分享共同的情绪并作出相同的反应。(2)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对某 一事物的共同兴趣。(3)群众是一时性存在的团体,当某一共同利益达到后,或兴趣消失时,就自行消亡解散。(4)参与群众与否,完全由偶然的因素决定。(5)参与这种临时性团体的分子是匿名的。(6)群众的分子容易受群众心理影响,或为感情所左右。群众的形式(或性质)具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1)偶集型群众,其特征表现为暂时而无组织。其分子组成自由来去,对于引起兴趣的事物只有暂时的兴趣,分子间的互动也限于最低程度。(2)因袭型群众,例如运动场上的观众。这种群众的行为基本上与偶集型群众相似,所不同点表现在它是按照制度或是传统的方式而成立,而偶集型的群众则是临时产生的非制度下的产物。(3)行动型群众,这是一种具有侵他性的群众,有着一定的目标。例如革命群众与私刑暴众。(4)抒情型群众或舞蹈型群众。例如,原始民族举行宗教仪式时的舞蹈群众,或狂欢节上的欢庆群众。其特征是其情绪冲动表现在身体的运动中,完全为求自身的轻松、愉快与自由,而不将目标指向于外。

☚ 群体意识   群众心理 ☛
群众

群众crowd

在特定环境下暂时聚集在一起的有共同兴趣和倾向的人群。具有不同于组成它的个体的新特征。人数较多,无组织,无共同活动的维系,无共同的行为规范,无一定的凝聚力。与群体不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群体。

☚ 社会原子   群体心理 ☛
群众

群众

在特定环境下暂时聚集在一起的有共同兴趣和倾向的人群。会具有不同于组成它的个体的新特征。无组织,无共同活动的维系,无共同的行为规范,无一定的凝聚力。

☚ 群众心理学   流言 ☛
000012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