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緇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緇衣

❶居私朝之服也。《詩經·鄭風·緇衣》: “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爲兮。”鄭玄箋: “緇衣者,居私朝之服也。”
❷諸侯視朝之服也。《論語·鄉黨》: “緇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 鄭玄注: “緇衣,諸侯視朝之服也,亦卿大夫士祭於君之服也。” (敦煌殘卷唐寫本 《論語》 鄭注) 《論語·鄉黨》: “緇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 鄭玄注: “緇衣羔裘,諸侯視朝之服。卿大夫士視朝亦羔裘,唯豹袪與君異耳。” (《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鄉黨》: “緇衣羔裘,素衣麑裘。” 鄭玄注: “緇衣羔裘,諸侯視朝之服。其服緇布衣而素裳, 緇帶素韠。” (《通德堂經解》)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僧服 > 緇衣
緇衣  zīyī

省稱“緇”。亦稱“黑衣”、“墨衣”。本爲黑色衣服,佛教傳入中國後,常代“袈裟”。因多用“壞色”染成緇黑,故稱。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十四·四分律一》:“袈裟……或言緇衣者,當是初譯之時,見其色濁,因以名也。”唐·韋應物《秋景詣琅玡精舍》詩:“晤言緇衣子,蕭灑中林行。”唐·蔣防《霍小玉傳》:“妾便捨棄人事,剪髮披緇,夙昔之願,於此足矣。”宋·釋志磐《佛祖統紀》卷三十六:“[齊]武帝永明元年……勅長干寺玄暢同法獻爲僧主,分任江南北事,時號黑衣二傑。”宋·趙與時《賓退録》卷六:“至奔牛埭,浮屠出腰間金,市斗酒,夜醉五百而髡其首,解墨衣衣之,且加之械而縶焉。”參見本類“袈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