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学士 紫宸殿学士官名。宋代置。《续资治通鉴·宋纪·仁宗庆历七年 (公元1047年)》: “(八月) 戊午,改文明殿学士为紫宸殿学士。文明殿,禁中已无之,学士自程羽、李昉后亦不以除授,而 ‘文明’ 二字又同真宗谥。用宋庠议也。” ☚ 紫微令 宗正 ☛ 紫宸殿学士职名。
职源与沿革庆历七年(1047)八月十六日始置(《长编》卷161),庆历八年五月八日改为观文殿学士(《长编》卷164)。
职能为执政罢任时所带职名(《宋史·丁度传》)。
品位与观文殿学士同(同前书传)。
简称紫宸。《归田录》卷1:“丁(度)既受命,遂称曰‘丁紫宸’。议者又谓‘紫宸’之号非人臣之所宜,遂更曰‘观文’。”《宋史·丁度传》:“度遂求解政事,罢为紫宸殿学士兼侍读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