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 | 酶缺陷 | 累及组织脏器 | 临 床 特 征 |
O | 糖原合成酶 | 肝。肝糖原缺乏,肝糖原合成酶 <正常的2% | 亦称无糖原生成病生后数月起病,饥饿后严重低血 糖,惊厥、酮尿、脂肪肝,脸圆,低血糖惊厥不控制 者,多伴智能低下 |
Ⅰ (26)% | 葡萄糖-6-磷酸酶 | 肝、肾、肠粘膜 | 见“糖原代谢病Ⅰ型”条(93页) |
Ⅰa Ⅱb (17%) | 溶酶体酸性α-1,4-及α-1, 6-葡萄糖苷酶(后者可能为溶 酶体糖原脱支酶) | 全身性(如心、脑、肝、肾、 舌) | 亦称Pompe病,心型糖原代谢病,全身性糖原代谢 病;出生时可有异常心电图及酶缺乏,生后6月内症 状渐现,Ⅱb型心、舌肥大,伴心衰,肝中度大,肌 张力低,外观较丰满,糖耐量,胰高糖素反应均正常, 婴儿型多在1~2岁内死亡。尿儿茶酚胺正常。Ⅱb型 心脏不大,见于儿童及成人酶分析有助产前诊断 |
Ⅲ (22%) | 淀粉-1,6-葡萄糖苷酶(又 称脱支酶) | 肝、肌肉、心,不正常糖原 (局限糊精)聚集 | 亦称脱支酶糖原代谢病,Cori病,Forbes病症状同 Ⅰ型而较轻无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脂血症。餐后胰高 糖素试验正常,空腹时试验异常。智能正常。心、肝 功能衰竭少见。尿儿茶酚胺正常。酶分析有助产前诊 断。多数可活到成年 |
Ⅳ | 淀粉-1,4→1,6-转葡萄糖 基酶(分枝酶) | 全身性(?)不正常糖原(支链 淀粉)堆积 | 亦称分支酶糖原代谢病,Andersen病。产前诊断可 能。生后6月起病,肝脾肿大,腹水,肝硬化,肝功能 衰竭,智能正常,常于幼年死亡 |
Ⅴ | 肌磷酸化酶 | 骨胳肌 | 亦称McArdle综合征,10岁后起病,小儿易疲乏, 肌力、肌张力减退,肌痉挛,50%有肌球蛋白尿,运 动后血乳酸不增高尿儿茶酚胺正常 |
Ⅵ (31%) | 肝磷酸化酶 | 肝 | 亦称Hers病,肝大,无低血糖,酸中毒,有高脂 血症,注射肾上腺素或胰高糖素后血糖不升高,尿儿 茶酚胺正常,预后较好 |
Ⅶ | 磷酸果糖激酶 | 骨胳肌、红细胞 | 亦称Tarui病,临床与Ⅴ型相同,预后较好 |
Ⅷ | 肝磷酸化酶活性减低 | 肝、脑 | 肝大,躯干共济失调,眼球震颤,逐渐发展到肌张 力增高,去大脑强直。急性期尿儿茶酚胺升高 |
Ⅸ | 肝磷酸化激酶 | 肝、白细胞 | 幼年肝大,青春期后不明显,低血糖及酸中毒均不 显著,注射胰高糖素后血糖升高,借此可与Ⅵ型鉴别 |
Ⅹ | 环3,5′-单磷酸腺苷依赖激酶 | 肝、肌肉 | 肝大,早期无其他症状,起病数年后,轻度肌痛性痉 挛,注射,胰高糖素后,血糖不升高 |
Ⅺ | | 肝、或肝和肾 | 酸中毒倾向、生长迟缓明显,有抗维生素D佝偻 病,高脂血症,氨基酸尿、半乳糖尿,磷酸盐尿注射胰 高糖素后血糖不升高,但尿中排出环化3,5′-单磷酸 腺苷明显增加 |